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缩略词表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26页 |
1.1 禾谷类作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 | 第16-19页 |
1.1.1 胚乳细胞的发育 | 第16-17页 |
1.1.2 胚乳PCD的特征 | 第17页 |
1.1.3 玉米胚乳PCD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1.1.4 水稻胚乳PCD研究进展 | 第18页 |
1.1.5 麦类作物胚乳PCD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1.2 非生物胁迫对PCD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1.2.1 水分胁迫 | 第19页 |
1.2.2 盐胁迫 | 第19页 |
1.2.3 矿物质元素胁迫 | 第19页 |
1.2.4 其它类型胁迫 | 第19-20页 |
1.3 激素对胚乳PCD的调控研究进展 | 第20-22页 |
1.3.1 乙烯代谢对胚乳PCD的调控研究进展 | 第20-21页 |
1.3.2 脱落酸代谢对胚乳PCD的调控研究进展 | 第21-22页 |
1.4 PCD相关基因研究 | 第22-23页 |
1.4.1 PCD促进型基因研究 | 第22页 |
1.4.2 PCD抑制型基因研究 | 第22-23页 |
1.5 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检测方法 | 第23-25页 |
1.5.1 细胞形态学检测 | 第23-24页 |
1.5.2 基因组DNA断裂检测 | 第24页 |
1.5.3 其它检测方法 | 第24-25页 |
1.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胚乳PCD特征变化 | 第26-53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32页 |
2.1.1 试验材料 | 第26-27页 |
2.1.2 种植和处理 | 第27页 |
2.1.3 胚乳细胞活力检测 | 第27页 |
2.1.4 DAPI染色 | 第27-28页 |
2.1.5 胚乳细胞核计数 | 第28页 |
2.1.6 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| 第28页 |
2.1.7 DNA片段化检测 | 第28-29页 |
2.1.8 DNA酶活性检测 | 第29页 |
2.1.9 DNA含量检测 | 第29页 |
2.1.10 脱落酸含量的检测 | 第29页 |
2.1.11 ACC含量的测定 | 第29页 |
2.1.12 引物设计 | 第29-31页 |
2.1.13 RNA的提取 | 第31页 |
2.1.14 cDNA的合成 | 第31页 |
2.1.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31页 |
2.1.16 籽粒粒重和灌浆速率的测定 | 第31页 |
2.1.17 数据统计分析 | 第31-32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50页 |
2.2.1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胚乳细胞活力变化 | 第32-33页 |
2.2.2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胚乳细胞核形态变化 | 第33-35页 |
2.2.3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胚乳细胞细胞器形态结构变化 | 第35-38页 |
2.2.4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胚乳细胞基因组DNA完整性 | 第38-39页 |
2.2.5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胚乳细胞核数目变化 | 第39-40页 |
2.2.6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籽粒DNA含量变化 | 第40-41页 |
2.2.7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籽粒DNA酶活性变化 | 第41-42页 |
2.2.8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籽粒ACC含量变化 | 第42-43页 |
2.2.9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籽粒ABA含量变化 | 第43-44页 |
2.2.10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籽粒ABA合成与降解相关酶基因的转录 | 第44-46页 |
2.2.11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籽粒ETH受体基因的转录 | 第46-47页 |
2.2.12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籽粒PCD相关基因的转录 | 第47-48页 |
2.2.13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籽粒粒重变化 | 第48-49页 |
2.2.14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籽粒灌浆速率变化 | 第49-50页 |
2.3 讨论 | 第50-52页 |
2.3.1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胚乳PCD变化特征 | 第50-51页 |
2.3.2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乙烯和脱落酸代谢对胚乳PCD的影响 | 第51页 |
2.3.3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胚乳PCD与小麦籽粒产量间的关系 | 第51-52页 |
2.4 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三章 小麦花后干旱下乙烯对胚乳PCD的调控研究 | 第53-72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3-54页 |
3.1.1 试验材料 | 第53页 |
3.1.2 试验设计与材料的种植和处理 | 第53-54页 |
3.1.3 胚乳细胞活力测定 | 第54页 |
3.1.4 DAPI染色 | 第54页 |
3.1.5 胚乳细胞核计数 | 第54页 |
3.1.6 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| 第54页 |
3.1.7 DNA片段化检测 | 第54页 |
3.1.8 DNA含量测定 | 第54页 |
3.1.9 DNA酶活性测定 | 第54页 |
3.1.10 ACC含量检测 | 第54页 |
3.1.11 引物设计 | 第54页 |
3.1.12 RNA的提取 | 第54页 |
3.1.13 cDNA的合成 | 第54页 |
3.1.14 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54页 |
3.1.15 籽粒粒重和灌浆速率的测定 | 第54页 |
3.1.16 数据统计分析 | 第54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54-69页 |
3.2.1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ETH调控胚乳细胞活力变化 | 第54-56页 |
3.2.2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ETH调控胚乳细胞形态变化 | 第56-58页 |
3.2.3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ETH调控胚乳细胞细胞器形态结构变化 | 第58-60页 |
3.2.4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ETH调控胚乳细胞基因组DNA完整性 | 第60-61页 |
3.2.5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ETH调控胚乳细胞核数目变化 | 第61-62页 |
3.2.6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ETH调控籽粒DNA含量变化 | 第62-63页 |
3.2.7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ETH调控籽粒DNA酶活性变化 | 第63-64页 |
3.2.8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ETH调控籽粒ACC含量变化 | 第64-65页 |
3.2.9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ETH调控乙烯受体基因转录 | 第65-67页 |
3.2.10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ETH调控PCD相关基因转录 | 第67-68页 |
3.2.11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ETH调控籽粒粒重变化 | 第68页 |
3.2.12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ETH调控籽粒灌浆速率变化 | 第68-69页 |
3.3 讨论 | 第69-70页 |
3.3.1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喷施ETH合成抑制剂处理对胚乳PCD的调控. | 第69-70页 |
3.3.2 ETH对胚乳PCD的调控机理 | 第70页 |
3.4 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四章 小麦花后干旱下ABA对胚乳PCD的调控研究 | 第72-94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72-74页 |
4.1.1 试验材料 | 第72-73页 |
4.1.2 种植和处理 | 第73页 |
4.1.3 胚乳细胞活力测定 | 第73页 |
4.1.4 DAPI染色 | 第73页 |
4.1.5 胚乳细胞核计数 | 第73页 |
4.1.6 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| 第73页 |
4.1.7 DNA片段化检测 | 第73页 |
4.1.8 DNA含量测定 | 第73页 |
4.1.9 DNA酶活性测定 | 第73页 |
4.1.10 脱落酸含量测定 | 第73页 |
4.1.11 ACC含量检测 | 第73页 |
4.1.12 引物设计 | 第73页 |
4.1.13 RNA的提取 | 第73页 |
4.1.14 cDNA的合成 | 第73页 |
4.1.15 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73页 |
4.1.16 籽粒粒重和灌浆速率的测定 | 第73页 |
4.1.17 数据统计分析 | 第73-74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74-91页 |
4.2.1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ABA调控胚乳细胞活力变化 | 第74-75页 |
4.2.2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ABA调控胚乳细胞核形态变化 | 第75-77页 |
4.2.3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ABA调控胚乳细胞细胞器形态结构变化 | 第77-78页 |
4.2.4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ABA调控胚乳基因组DNA完整性变化 | 第78-80页 |
4.2.5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ABA调控胚乳细胞核数目变化 | 第80-81页 |
4.2.6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ABA调控籽粒DNA含量变化 | 第81-82页 |
4.2.7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ABA调控籽粒DNA酶活性变化 | 第82-83页 |
4.2.8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ABA调控籽粒ACC含量变化 | 第83-84页 |
4.2.9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ABA调控籽粒ABA含量变化 | 第84-85页 |
4.2.10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ABA调控籽粒ABA合成和降解相关基因转录 | 第85-86页 |
4.2.11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ABA调控籽粒乙烯受体基因转录 | 第86-88页 |
4.2.12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ABA调控籽粒PCD相关基因转录 | 第88-89页 |
4.2.13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ABA调控籽粒粒重的变化 | 第89-90页 |
4.2.14 小麦花后干旱下ABA调控籽粒灌浆速率的变化 | 第90-91页 |
4.3 讨论 | 第91-92页 |
4.3.1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喷施ABA合成抑制剂对胚乳PCD的调控 | 第91-92页 |
4.3.2 ABA对小麦胚乳PCD的调控机理 | 第92页 |
4.4 小结 | 第92-94页 |
第五章 结果与展望 | 第94-97页 |
5.1 总结 | 第94-95页 |
5.1.1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喷施乙烯和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对胚乳PCD的调控 | 第94页 |
5.1.2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乙烯和脱落酸对胚乳PCD的调控机理 | 第94-95页 |
5.2 主要创新点 | 第95页 |
5.3 深入研究设想 | 第95-96页 |
5.4 展望 | 第96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9页 |
致谢 | 第109-110页 |
个人简介 | 第11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情况 | 第110-111页 |
附件 | 第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