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内科学论文--传染病论文--病毒传染病论文--流行性感冒论文

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快速诊断关键技术的探索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1章 引言第12-20页
    1.1 禽流感病毒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禽流感简介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禽流感病毒的结构分类及功能第13-14页
    1.2 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基于PCR的检测技术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基于核酸序列的检测技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的检测技术第15页
    1.3 滚环扩增技术的分类和特性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线性和指数滚环扩增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锁式探针滚环扩增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自生成引物滚环扩增第16-17页
    1.4 适体概述第17-18页
    1.5 可视化检测第18页
    1.6 本课题来源、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本课题的来源与研究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第19-20页
第2章 滚环扩增方法的研究第20-37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试剂与耗材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剂配制第22-23页
    2.2 检测技术通用步骤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琼脂糖核酸电泳第24-25页
    2.3 最佳成环条件探索第25-26页
    2.4 最佳扩增条件探索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bstDNA聚合酶和phi29DNA聚合酶扩增效果比较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环用量探索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检测时间和灵敏度优化第27-28页
    2.5 H7N9特征基因检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H7N9特征基因的获取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锁式探针成环检测H7N9特征基因第28-29页
    2.6 结果与分析第29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最佳成环条件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最佳扩增条件分析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H7N9检测验证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2.7 小结和讨论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小结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讨论第36-37页
第3章 自生成引物滚环扩增方法的研究第37-55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试剂与耗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剂配制第39页
    3.2 引物三通PG-RCA可行性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3.3 引物三通PG-RCA扩增条件优化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改变扩增体系buffer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降低dNTP和酶浓度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稀释模板浓度、探针浓度和酶浓度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改变bst和Nb.Bsml的比例和用量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改变探针序列第41-43页
    3.4 PG-RCA影响因素探索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排查PG-RCA影响因素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换用限制性切口酶第44-45页
    3.5 结果与分析第45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PG-RCA可行性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PG-RCA扩增条件优化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PG-RCA影响因素分析第50-54页
    3.6 小结和讨论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小结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讨论第54-55页
第4章 可视化检测第55-69页
    4.1 实验材料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试剂与耗材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试剂配制第55-56页
    4.2 HNB和EBT显色条件探索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Mg~(2+)浓度和pH对显色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dNTP浓度对显色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4.3 扩增反应验证最佳显色条件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最佳Mg~(2+)和dNTP浓度探索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验证最佳显色条件第60页
    4.4 用HNB显色法检测RCA扩增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特异性检测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检测限探索第61页
    4.5 结果与分析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显色条件探索结果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扩增反应探索最佳条件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RCA扩增技术特异性和检测限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4.6 小结和讨论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小结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讨论第68-69页
第5章 适体初探第69-85页
    5.1 实验材料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验试剂与耗材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试剂配制第70页
    5.2 石英晶体微天平通用步骤第70-71页
    5.3 方案设计第71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检测病毒方案设计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找寻合适适体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初步鉴定方案的可行性第75-76页
    5.4 检测适体和靶标结合力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凝胶阻滞验证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石英晶体微天平验证第77页
    5.5 结果与分析第77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初步分析方案的可行性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凝胶阻滞实验分析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石英晶体微天平实验分析第81-83页
    5.6 小结和讨论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小结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讨论第84-85页
第6章 结论第85-87页
    6.1 研究总结第85-86页
    6.2 创新点第86页
    6.3 需进一步开展的研究第86-87页
参考文献第87-91页
致谢第91-92页
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第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携带blaNDM-5基因肠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
下一篇: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对舌鳞癌细胞系CAL-27生长作用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