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各种汽车论文--各种能源汽车论文

三元动力电池荷电状态在线估算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三元锂离子电池简介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三元锂离子电池的优点第12-13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电池内部状态的定义与数学表述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荷电状态的定义及其数学形式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功率状态的定义及其数学形式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电池管理系统(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,BMS)的简介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锂离子电池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 电池荷电状态(SOC)估算算法的研究现状第18-20页
    1.4 论文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选题依据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20-22页
第二章 实验与测试技术第22-38页
    2.1 实验样品第22页
    2.2 样品电池电极材料表征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结构表征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成分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形貌表征第25-26页
    2.3 实验设备第26页
    2.4 测试方法第26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室温初始容量测试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充放电脉冲测试法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模型参数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法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阶梯充、放电测试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DST工况测试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电池最大允许功率测试方法第33-35页
    2.5 实验条件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充放电结束后电池达到平衡状态的搁置时间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环境温度发生改变时电池达到平衡状态搁置时间第36-38页
第三章 三元锂离子电池模型及模型参数辨识第38-52页
    3.1 三元锂离子电池模型选择与建立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电路理论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开路电压OCV与荷电状态SOC关系第40-43页
    3.2 模型参数辨识方法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同电流对模型参数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同荷电状态对模型参数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不同环境温度对模型参数的影响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模型验证第48-49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9-52页
第四章 观测器法估算SOC研究第52-60页
    4.1 观测器法估算电池SOC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观测器法估算SOC流程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观测器设计第54-55页
    4.2 观测器法估算SOC运用simulink仿真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系统Simulink仿真模型搭建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观测器系数选择方法第58-59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五章 研究结果验证及应用第60-82页
    5.1 结果验证与分析第60-68页
    5.2 估算方法改进及结果第68-76页
    5.3 研究结果在三元锂离子电池SOP估算中的应用第76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最大允许功率估算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最大允许功率预估结果第79-82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2-84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82-83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83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88页
致谢第88-90页
个人简历第90-9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盘式制动器散热结构设计及其散热性能分析
下一篇:澜沧江水沙关系与趋势预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