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柔性压电传感的疲劳驾驶眼动规律监测研究
| 致谢 | 第4-5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6页 |
| 1 绪论 | 第9-29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| 1.2 人体的疲劳机制与监测 | 第9-13页 |
| 1.2.1 疲劳的产生 | 第9-11页 |
| 1.2.2 疲劳监测 | 第11-13页 |
| 1.3 压电器件发展现状 | 第13-18页 |
| 1.3.1 压电传感器 | 第15-16页 |
| 1.3.2 压电俘能器 | 第16-18页 |
| 1.4 柔性电子技术发展现状 | 第18-27页 |
| 1.4.1 可延展结构的理论及发展 | 第18-24页 |
| 1.4.2 柔性无机电子技术的应用 | 第24-27页 |
| 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7-29页 |
| 2 柔性压电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 | 第29-37页 |
| 2.1 引言 | 第29页 |
| 2.2 器件柔性实现原理 | 第29-30页 |
| 2.3 柔性压电传感器设计方案 | 第30-31页 |
| 2.4 柔性压电传感器制备流程 | 第31-34页 |
| 2.4.1 PZT压电单元制备 | 第32-33页 |
| 2.4.2 转印 | 第33页 |
| 2.4.3 电路互联 | 第33-34页 |
| 2.4.4 绝缘封装 | 第34页 |
| 2.5 制作过程的力学调控机理 | 第34-36页 |
| 2.6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3 柔性压电传感器的性能测试和在体实验 | 第37-43页 |
| 3.1 引言 | 第37页 |
| 3.2 机械加载实验 | 第37-39页 |
| 3.3 柔性压电传感在体实验 | 第39-42页 |
| 3.3.1 传感器的佩戴 | 第39-40页 |
| 3.3.2 传感器的监测结果 | 第40-42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4 眨眼规律监测的理论建模分析 | 第43-59页 |
| 4.1 引言 | 第43页 |
| 4.2 眨眼传感原理 | 第43-44页 |
| 4.3 力电耦合模型和反演理论 | 第44-54页 |
| 4.3.1 力电耦合模型 | 第44-48页 |
| 4.3.2 反演理论 | 第48-49页 |
| 4.3.3 理论模型验证 | 第49-54页 |
| 4.4 柔性压电传感器的优化设计 | 第54-57页 |
| 4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| 5 总结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