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1页 |
1.1 引言 | 第8-10页 |
1.2 超导电路QED系统的简介 | 第10-16页 |
1.2.1 约瑟夫森结 | 第10-12页 |
1.2.2 正则量子化 | 第12-13页 |
1.2.3 超导量子位 | 第13-16页 |
1.3 James有效哈密顿量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4 超导电路QED系统中对称性破缺及其应用 | 第18-19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单个量子比特与一个共振腔的多光子非线性过程 | 第21-31页 |
2.1 引言 | 第21页 |
2.2 单模光场与单个超导量子比特的双光子相互作用 | 第21-23页 |
2.3 双模光场与单个超导量子比特的双光子相互作用 | 第23-26页 |
2.4 双模光场与单个量子比特的三光子相互作用 | 第26-3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单个量子比特与两个耦合共振腔的多光子非线性过程 | 第31-41页 |
3.1 理论模型 | 第31页 |
3.2 单个量子比特与两个耦合共振腔的双光子相互作用 | 第31-35页 |
3.3 单个量子比特与两个耦合共振腔的三光子相互作用 | 第35-37页 |
3.4 单个量子比特和两个耦合共振腔纠缠态的产生 | 第37-4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1-43页 |
4.1 结论 | 第41-42页 |
4.2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50页 |
附件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