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7-10页 |
1.2.1 国外刑事错案预防制度的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1.2.2 国内刑事错案预防制度的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| 第10-11页 |
1.3.1 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1.3.2 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0-11页 |
第2章 刑事错案预防制度概述 | 第11-17页 |
2.1 刑事错案的概念 | 第11-13页 |
2.1.1 刑事错案概念的官方表述 | 第11页 |
2.1.2 刑事错案概念的理论界定 | 第11-13页 |
2.2 我国刑事错案预防制度概述 | 第13-17页 |
2.2.1 刑事错案预防制度的立法现状及评述 | 第13-15页 |
2.2.2 刑事错案预防制度的实施成果 | 第15-17页 |
第3章 错案预防视角下聂树斌案评析 | 第17-23页 |
3.1 聂树斌案案情回顾 | 第17页 |
3.2 聂树斌案的主要成因剖析 | 第17-22页 |
3.2.1 时代的原因——效率优先于公正的诉讼价值选择 | 第17-19页 |
3.2.2 司法体制的原因——公、检、法三机关配合有余制约不足 | 第19-21页 |
3.2.3 办案人员的原因——先入为主有法不依 | 第21-22页 |
3.3 聂树斌案述评 | 第22-23页 |
第4章 以弥补立法不足为重点完善刑事错案预防制度 | 第23-42页 |
4.1 逮捕制度的立法不足及完善建议 | 第23-28页 |
4.1.1 逮捕制度的立法不足 | 第24-26页 |
4.1.2 完善建议 | 第26-28页 |
4.2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立法不足及完善建议 | 第28-34页 |
4.2.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不足 | 第29-32页 |
4.2.2 完善建议 | 第32-34页 |
4.3 辩护制度立法不足及建议 | 第34-42页 |
4.3.1 辩护制度的立法不足 | 第34-38页 |
4.3.2 完善建议 | 第38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