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选题依据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页 |
1.2.3 研究述评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9-24页 |
2.1 基本概念 | 第19-21页 |
2.1.1 家庭医生 | 第19-20页 |
2.1.2 家庭医生政策 | 第20-21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1-24页 |
2.2.1 公共产品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.2 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22页 |
2.2.3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我国家庭医生政策发展历程及其体系构成 | 第24-32页 |
3.1 我国家庭医生政策的发展历程 | 第24-30页 |
3.1.1 试点探索阶段(2009-2011年) | 第24-26页 |
3.1.2 渐进推广阶段(2012-2015年) | 第26-28页 |
3.1.3 全面实施阶段(2016以后) | 第28-30页 |
3.2 家庭医生政策体系的构成 | 第30-32页 |
3.2.1 资金补偿政策 | 第30页 |
3.2.2 家庭医生人才政策 | 第30-31页 |
3.2.3 家庭医生首诊政策 | 第31页 |
3.2.4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我国家庭医生政策执行的困境 | 第32-40页 |
4.1 政策执行资源不足困境 | 第32-34页 |
4.1.1 家庭医生数量不足 | 第32-34页 |
4.1.2 财力资源不足 | 第34页 |
4.2 政策目标实现困境 | 第34-36页 |
4.2.1 家庭医生工作量超负荷 | 第34-35页 |
4.2.2 政策执行盲目推进 | 第35-36页 |
4.3 主体间利益协调困境 | 第36-37页 |
4.3.1 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患者之争 | 第36页 |
4.3.2 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之争 | 第36-37页 |
4.4 家庭医生激励困境 | 第37-38页 |
4.4.1 家庭医生的公共卫生任务繁重 | 第37-38页 |
4.4.2 家庭医生职业吸引力偏低 | 第38页 |
4.5 政策的社会认同困境 | 第38-40页 |
4.5.1 社会认知度较低 | 第38-39页 |
4.5.2 社会接受度较低 | 第39-40页 |
第五章 我国家庭医生政策执行困境的原因 | 第40-44页 |
5.1 政策本身的缺陷 | 第40-41页 |
5.1.1 政策目标的可行性较低 | 第40页 |
5.1.2 政策内容欠具体明确 | 第40-41页 |
5.2 政策执行监督约束机制乏力 | 第41页 |
5.2.1 缺乏相关法规保障 | 第41页 |
5.2.2 家庭医生评价考核机制不健全 | 第41页 |
5.3 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 | 第41-42页 |
5.3.1 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 | 第42页 |
5.3.2 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| 第42页 |
5.4 家庭医生激励机制不完善 | 第42-44页 |
5.4.1 激励方式单一 | 第42-43页 |
5.4.2 激励效果不好 | 第43-44页 |
第六章 部分国家和地区家庭医生政策的实践经验 | 第44-51页 |
6.1 部分国家的家庭医生政策实践 | 第44-45页 |
6.1.1 英国家庭医生政策实践 | 第44页 |
6.1.2 德国家庭医生政策实践 | 第44-45页 |
6.1.3 美国家庭医生政策实践 | 第45页 |
6.2 部分国家和地区家庭医生政策实施经验借鉴 | 第45-51页 |
6.2.1 重视家庭医生人才培养 | 第45-47页 |
6.2.2 重视卫生服务信息化 | 第47-48页 |
6.2.3 健全的家庭医生激励机制 | 第48-49页 |
6.2.4 建立合理的转诊制度 | 第49-51页 |
第七章 我国家庭医生政策执行困境化解措施 | 第51-61页 |
7.1 完善家庭医生政策内容体系 | 第51-52页 |
7.1.1 完善家庭医生政策的配套制度 | 第51页 |
7.1.2 完善家庭医生政策的法律保障 | 第51-52页 |
7.1.3 提高政策目标的可行性 | 第52页 |
7.2 加大政策执行的资源供给力度 | 第52-55页 |
7.2.1 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 | 第52-54页 |
7.2.2 增加对家庭医生政策实施的资金支持 | 第54页 |
7.2.3 促进基层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 | 第54-55页 |
7.3 建立有效的政策执行监督约束机制 | 第55-56页 |
7.3.1 建立绩效评估制度 | 第55-56页 |
7.3.2 建立政府问责制度 | 第56页 |
7.4 完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益协调机制 | 第56-57页 |
7.4.1 拓宽利益表达渠道 | 第56页 |
7.4.2 促进分工协作,完善利益分配 | 第56-57页 |
7.5 完善家庭医生激励机制 | 第57-59页 |
7.5.1 提高家庭医生收入水平 | 第57-58页 |
7.5.2 提高家庭医生的社会地位 | 第58页 |
7.5.3 提高家庭医生的职业吸引力 | 第58-59页 |
7.6 加大家庭医生政策宣传力度 | 第59-61页 |
7.6.1 丰富政策宣传内容 | 第59页 |
7.6.2 扩大政策宣传渠道 | 第59页 |
7.6.3 纠正对家庭医生的认识误区 | 第59-61页 |
第八章 结论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