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4页 |
1 绪论 | 第14-26页 |
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4-16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6-23页 |
·小企业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7-22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22-2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| 第23页 |
·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| 第23-24页 |
·创新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| 第24-26页 |
·几点创新 | 第24-25页 |
·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| 第25-26页 |
2 小企业融资方式及供求动态博弈分析 | 第26-52页 |
·小企业融资方式主要类别及融资次序 | 第26-34页 |
·内源融资 | 第26-28页 |
·外源融资 | 第28-32页 |
·融资次序 | 第32-34页 |
·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特点 | 第34-38页 |
·小企业在不同行业中融资的差异 | 第38-41页 |
·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融资特点 | 第38-40页 |
·知识技术密集型小企业融资特点 | 第40-41页 |
·资本密集型小企业融资特点 | 第41页 |
·微型企业融资的特殊性 | 第41-42页 |
·小企业融资交易费用 | 第42-44页 |
·小企业资金来源的可得性分析 | 第44-49页 |
·银行贷款的可得性 | 第45页 |
·债券融资的可得性 | 第45-47页 |
·股权融资的可得性 | 第47-49页 |
·小企业资金供求错配原因的动态博弈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博弈分析的基本假设 | 第49页 |
·完全资本市场条件下 | 第49-50页 |
·非完全资本市场条件下 | 第50-52页 |
3 我国小企业融资状况及制约因素分析 | 第52-74页 |
·我国小企业融资状况 | 第52-56页 |
·小企业融资政策环境 | 第52-55页 |
·我国小企业融资总体情况 | 第55-56页 |
·影响我国小企业融资的因素分析 | 第56-67页 |
·小企业自身因素 | 第57-61页 |
·金融体系因素 | 第61-67页 |
·当前小企业融资新情况——基于对大连市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的实证研究 | 第67-74页 |
·民间融资和银行借贷是小微企业的融资主渠道 | 第68页 |
·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服务有所改善,但支持仍显不足 | 第68-69页 |
·"信息不对称"已不足以解释部分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| 第69页 |
·获取银行信贷融资所需时间过长 | 第69-70页 |
·银行信贷融资成本明显加大 | 第70-72页 |
·民间融资明显活跃 | 第72-74页 |
4 发达国家和地区小企业市场融资体系与政策扶持体系的比较借鉴 | 第74-85页 |
·发达国家和地区小企业融资和政策扶持体系的特征 | 第74-81页 |
·美国:间接扶持型的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| 第74-76页 |
·日本:直接扶持型的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| 第76-79页 |
·台湾地区: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互补的多元金融体系 | 第79-80页 |
·其他地区和国家小企业融资市场和政策扶持体系的特点 | 第80-81页 |
·小企业融资市场和政策扶持体系的比较分析 | 第81-85页 |
·小企业融资市场和政策扶持体系的共同点 | 第81-82页 |
·小企业融资市场和政策扶持体系的差异分析 | 第82-84页 |
·借鉴与启示 | 第84-85页 |
5 我国金融机构对小企业支持的案例分析——以大连市为例 | 第85-99页 |
·案例分析之一——某政策性银行A | 第86-87页 |
·软件企业是比较典型的小企业 | 第86页 |
·A行对软件行业的信贷支持策略 | 第86-87页 |
·对A行的评述——对特定行业的金融支持方式 | 第87页 |
·案例分析之二——某国有银行B | 第87-91页 |
·引入新型贷款技术,创新小企业融资产品 | 第88-89页 |
·创新适应小企业的融资管理 | 第89-91页 |
·对B行简评——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 | 第91页 |
·案例分析之三——某股份制银行C | 第91-94页 |
·第一阶段(供应链起步探索阶段) | 第92页 |
·第二阶段(供应链全面合作阶段) | 第92页 |
·第三阶段(供应链升级开发阶段) | 第92-93页 |
·对C行的评述——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 | 第93-94页 |
·案例分析之四——某区域性银行D | 第94-96页 |
·积极开发符合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 | 第94-95页 |
·优化小企业融资业务流程 | 第95页 |
·制定分支机构发展规划,合理调整网点布局 | 第95页 |
·对D行的简评——准确的市场定位 | 第95-96页 |
·案例分析之五——某小型城市商业银行E | 第96-99页 |
·在授信政策上突出"中小加特色" | 第96页 |
·创新担保方式,以特色小额信贷业务填补市场空白 | 第96-97页 |
·微贷管理制度创新 | 第97-98页 |
·对E行微贷业务的评述 | 第98-99页 |
6 多渠道完善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 | 第99-115页 |
·改善小企业融资制度环境 | 第99-100页 |
·完善小企业融资相关法律 | 第99页 |
·设立单一独立的小企业管理部门 | 第99页 |
·建立小企业征信体系 | 第99-100页 |
·完善间接融资体系 | 第100-101页 |
·设立专门服务于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 | 第100页 |
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小企业扶持 | 第100页 |
·改进信贷管理制度 | 第100-101页 |
·加强信贷产品创新 | 第101页 |
·创新信贷支持手段 | 第101页 |
·完善信贷配套服务 | 第101页 |
·完善直接融资体系 | 第101-103页 |
·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,拓展融资渠道 | 第101-102页 |
·完善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退市机制 | 第102页 |
·建立中小企业扳和创业板风险对冲机制 | 第102页 |
·建立场外股权交易市场 | 第102-103页 |
·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 | 第103-104页 |
·健全法规,规范民间融资行为 | 第103页 |
·加强政策引导,鼓励金融创新 | 第103页 |
·转变政府职能,提高金融监管能力 | 第103-104页 |
·优化金融生态环境,提高社会诚信意识 | 第104页 |
·发挥融资担保机构的作用 | 第104-106页 |
·支持担保机构发展 | 第104页 |
·开展适合小企业特征的业务 | 第104-105页 |
·引导银担加大合作力度 | 第105页 |
·强化监管规范引导机构行为 | 第105页 |
·成立中小互助担保基金 | 第105-106页 |
·推动适合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发展 | 第106-115页 |
·促进小企业集合票据发展的措施 | 第106-107页 |
·促进融资租赁发展的措施 | 第107-110页 |
·促进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发展的措施 | 第110-113页 |
·促进贸易融资发展的措施 | 第113-115页 |
7 结论 | 第115-117页 |
·全文研究结论 | 第115-116页 |
·微型企业融资研究结论 | 第116-11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7-123页 |
后记 | 第123-12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