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矿业工程论文--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--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

地下矿山多中段老采空区群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采空区研究现状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采空区探测技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采空区稳定性分析评价技术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采空区治理技术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论文创新点第19-20页
第2章 工程地质背景第20-28页
    2.1 矿区位置及交通第20页
    2.2 矿山地质环境概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自然地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形地貌第21页
    2.3 矿山地质条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区域地质概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矿床地质概况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矿体地质特征第22-23页
    2.4 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水文地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工程地质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环境地质第24-25页
    2.5 矿山采空区环境现状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L_1号矿体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L_3号矿体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L_4号矿体第26-27页
    2.6 矿体采空区调查一览表第27-28页
第3章 矿(岩)体力学参数第28-35页
    3.1 矿(岩)力学参数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三轴试验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矿岩密度确定第33-34页
    3.2 充填材料力学参数第34页
    3.3 力学参数总结第34-35页
第4章 关键采空区的MATHEWS稳定图解法判定第35-50页
    4.1 MATHEWS稳定图解法简介第35-36页
    4.2 采空区稳定性分析第3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Mathews稳定性计算参数选取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稳定性系数计算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第45-48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48-50页
第5章 关键采空区的数值模拟分析第50-83页
    5.1 ANSYS软件简介第50页
    5.2 数值模型建立第50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采空区概况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采空区数值模型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岩体力学参数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边界条件及荷载第55-56页
    5.3 模拟计算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开采前应力与位移分布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开采后应力与位移分布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数据分析第59页
    5.4 危险采空区分析第59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L_3矿体采空区稳定性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L_1矿体采空区稳定性分析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L_4矿体采空区稳定性分析第69-81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81-83页
第6章 采空区处理措施第83-97页
    6.1 采空区处理方法选择第83-84页
    6.2 采空区处理范围第84-86页
    6.3 处理效果论证第86-9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L_3矿体充填效果验证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L_1矿体充填效果验证第89-9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L_4矿体充填效果验证第92-95页
    6.4 小结第95-97页
第7章 结论第97-100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97-98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本文工作总结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98-100页
参考文献第100-106页
致谢第106页

论文共10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岩石常规三轴峰后加卸载变形破坏声发射规律研究
下一篇:银杏酸的制备工艺及抗菌活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