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特殊分区规划论文

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研究--以莱芜市钢城区大汶河为例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原则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原则第13-14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-19页
    1.5 本文创新之处第19页
    1.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技术路线第20-23页
2 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概念和相关理论研究第23-31页
    2.1 城市河道的相关概念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城市河道景观概念的界定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城市河道的类型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城市河道的功能、地位和作用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城市河道的现状特点第25-26页
    2.2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解读第26页
    2.3 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生态学的结合研究第27页
    2.4 环境行为学理论在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环境行为学理论的发展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环境行为学与景观修复设计的结合研究第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1页
3 国内外代表项目研究分析第31-39页
    3.1 国外部分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韩国清溪川综合治理工程案例研究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新加坡梧槽河景观修复设计案例研究第33-34页
    3.2 国内部分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苏州河景观改造项目案例研究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成都市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案例研究第37-38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4 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研究第39-45页
    4.1 设计理念第39页
    4.2 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的目标和原则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的目标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城市河道景观修复设计的原则第39-40页
    4.3 城市河道软质景观修复设计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植物种植设计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水体设计第40-41页
    4.4 城市河道硬质景观修复设计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河道形态设计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河道护坡护岸设计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景观园路、功能分区设计第41-42页
    4.5 城市河道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城市河道水生态系统的现状与评价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目标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第43页
    4.6 城市河道人文景观设计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河流与地域文化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地域文化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第44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5 案例分析—莱芜市钢城区大汶河景观修复设计第45-73页
    5.1 项目概况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背景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项目区域自然地理情况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项目区域社会经济情况第49-50页
    5.2 大汶河景观现状及评价第50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点面源污染及河流水质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水生生物及湿地鸟类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陆生生物与景观特色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堤岸护坡与河床基质第55-59页
    5.3 总体布局思路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设计思想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设计原则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设计目标第59-60页
    5.4 大汶河软质景观修复设计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方案布局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植物种植设计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水体设计第62-63页
    5.5 大汶河硬质景观修复设计第63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河道形态设计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生态护坡护岸设计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功能分区设计第64-69页
    5.6 大汶河水生态保护和修复设计第69-70页
    5.7 大汶河人文景观设计第70-71页
    5.8 本章小结第71-73页
6 结论与展望第73-75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3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3-7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-77页
致谢第77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华北平原引黄灌区生态景观设计研究
下一篇:气孔特性对蒸压加气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