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3 基地选址适宜性评价有效方法探究 | 第9-10页 |
1.2 土地适宜性评价国内外综述 | 第10-14页 |
1.2.1 国外基于GIS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| 第10页 |
1.2.2 国内基于GIS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1.2.3 基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1.2.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| 第14-16页 |
2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适宜性评价因素识别 | 第16-27页 |
2.1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简介 | 第16-18页 |
2.2 目标区D县自然地理气候概况 | 第18页 |
2.3 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选择条件 | 第18-19页 |
2.4 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择的具体影响因素 | 第19-26页 |
2.4.1 自然地理条件影响因素 | 第19-23页 |
2.4.2 生态气候条件影响因素 | 第23-25页 |
2.4.3 社会环境条件影响因素 | 第25-2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3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初步评价 | 第27-34页 |
3.1 AHP评价方法选用依据 | 第27-28页 |
3.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28-30页 |
3.3 权重计算 | 第30-3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4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重要影响因子GIS分析 | 第34-51页 |
4.1 Global Mapper、ArcGIS、SRTM任务DEM数据简介 | 第34-35页 |
4.2 D县行政区划分析 | 第35-39页 |
4.3 D县制种优势海拔地域及流域分析 | 第39-45页 |
4.4 D县生态气候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分析 | 第45-5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5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适宜性优化评价 | 第51-59页 |
5.1 熵权法简介 | 第51页 |
5.2 熵权法赋权步骤 | 第51-58页 |
5.2.1 数据标准化 | 第51-52页 |
5.2.2 信息熵求解 | 第52页 |
5.2.3 熵权法权重计算 | 第52-58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6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适宜性数据综合评价 | 第59-64页 |
6.1 基于ArcGIS的建模制图及评价数据结果 | 第59-62页 |
6.2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土地适宜性数据综合评价 | 第62-64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7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64-65页 |
7.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附录1 专家评分调查表 | 第72-74页 |
附录2 目标区D县三个区域十项指标熵权法专家调查函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