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药学论文--药剂学论文--制剂学论文

DDS-2013液晶凝胶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文献综述第14-22页
    1.1 前言第14页
    1.2 立方液晶的结构特征及药学特点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立方液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立方液晶在口服给药中的应用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立方液晶在注射给药中的应用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立方液晶在粘膜给药中的应用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立方液晶在经皮给药中的应用第17-18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主要研究内容第19-22页
第2章 处方前研究,模型药物基本定量测定方法建立第22-36页
    2.1 盐酸普萘洛尔分析方法的建立第22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仪器与材料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方法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验结果第26-31页
    2.2 普萘洛尔油水系数测定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仪器与材料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溶液的配置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验方法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实验结果第34-36页
第3章 脂质液晶处方筛选第36-54页
    3.1 不同GMO与水比例的筛选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仪器与材料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方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实验结果第38-39页
    3.2 液晶结构表征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器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方法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实验结果第40-42页
    3.3 脂质液晶透皮效率研究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仪器与材料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实验方法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实验结果第45-46页
    3.4 脂质液晶粘附性测定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仪器与材料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实验材料处理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实验结果第47-48页
    3.5 液晶凝胶光学稳定性考察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仪器与材料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实验方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实验结果第50-53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4章 促渗剂对脂质液晶凝胶透皮效率的影响第54-62页
    4.1 仪器与材料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器材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材料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实验动物第55页
    4.2 液晶凝胶制备第55-56页
    4.3 鼠皮的处理第56页
    4.4 体外透皮扩散实验方法第56-57页
    4.5 实验方法设计第57页
    4.6 实验结果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盐酸普萘洛尔累计透过量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模型拟合与优化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3D效应面图及最优处方预测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最优处方验证第60-61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5章 脂质液晶初步稳定性研究第62-74页
    5.1 普萘洛尔液晶小批量放大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仪器与材料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验方法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实验结果第64页
    5.2 普萘洛尔液晶凝胶含量测定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吸收波长的确定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回收率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精密度第68-69页
    5.3.普萘洛尔液晶凝胶稳定性实验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实验方法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实验结果第70-7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2-74页
第6章 盐酸普萘洛尔液晶凝胶安全性初步考察第74-78页
    6.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实验材料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实验动物第74页
    6.2 实验方法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动物处理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皮肤急性毒性研究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皮肤刺激性研究第75-76页
    6.3 实验结果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皮肤急性毒性研究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皮肤刺激性研究第76-77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77-78页
第7章 盐酸普萘洛尔液晶凝胶透皮给药的生物利用度研究第78-88页
    7.1 实验器材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7.1.1 实验仪器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7.1.2 实验材料第78-79页
    7.2 实验方法第79-82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动物实验方法第81-82页
    7.3 实验结果第82-86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分析方法的建立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7.3.2 动物实验第84-86页
    7.5 本章小结第86-88页
全文总结第88-90页
参考文献第90-96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96-98页
致谢第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恶唑酮并六元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
下一篇:中国大陆汉族人群中期帕金森病患者灰质的形态学改变:大脑体积、厚度、表面积和密度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