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7页 |
1.1 引言 | 第10-12页 |
1.2 传统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 | 第12-20页 |
1.2.1 电力系统稳定性 | 第12-14页 |
1.2.2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方法 | 第14-17页 |
1.2.2.1 数值积分法 | 第14-16页 |
1.2.2.2 暂态能量函数法 | 第16-17页 |
1.2.2.3 扩展等面积法 | 第17页 |
1.2.3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控制方法 | 第17-20页 |
1.2.3.1 预防控制 | 第18页 |
1.2.3.2 紧急控制 | 第18-20页 |
1.3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暂态稳定分析与控制研究现状 | 第20-25页 |
1.3.1 广域测量系统及其应用 | 第20-22页 |
1.3.2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暂态稳定分析综述 | 第22-24页 |
1.3.2.1 机器学习方法 | 第22-23页 |
1.3.2.2 轨迹预测法 | 第23-24页 |
1.3.2.3 轨迹分析法 | 第24页 |
1.3.3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暂态稳定控制方法 | 第24-25页 |
1.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工作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二维一阶伴随系统理论基础及其实现 | 第27-42页 |
2.1 引言 | 第27-29页 |
2.2 电力系统二维一阶伴随系统 | 第29-32页 |
2.2.1 二维一阶伴随系统及其投影能量函数的数学模型 | 第29-30页 |
2.2.2 二维一阶伴随系统的物理意义及运动特征 | 第30-32页 |
2.2.3 与其他能量函数方法的比较 | 第32页 |
2.3 基于数值微分的二维一阶伴随系统在线计算方法 | 第32-39页 |
2.3.1 插值型数值微分方法 | 第32-34页 |
2.3.2 基于数值微分的二维一阶伴随系统参数计算方法 | 第34-35页 |
2.3.3 算例分析 | 第35-39页 |
2.4 二维一阶伴随系统在本文中的应用 | 第39-4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三章 基于投影动能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在线判别方法 | 第42-58页 |
3.1 引言 | 第42-43页 |
3.2 基于投影动能的电力系统失稳判据及其等价性分析 | 第43-46页 |
3.2.1 基于投影动能的电力系统失稳判据 | 第44页 |
3.2.2 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对判据原理的介绍 | 第44-46页 |
3.3 功角暂态失稳预测及在线稳定性分析流程 | 第46-49页 |
3.3.1 基于最小二乘拟合技术的功角轨迹预测 | 第47-48页 |
3.3.2 基于WAMS的二维一阶伴随系统功角失稳分析流程 | 第48-49页 |
3.4 算例分析 | 第49-56页 |
3.4.1 新英格兰10机 39节点算例系统——判据有效性验证 | 第49-53页 |
3.4.2 新英格兰10机 39节点算例系统——轨迹预测误差分析 | 第53-54页 |
3.4.3 华北电网实际系统验证 | 第54-5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四章 基于伴随凹轨道系统的功角暂态稳定在线判别方法 | 第58-81页 |
4.1 引言 | 第58-59页 |
4.2 凹轨道动力系统及其稳定性分析指标 | 第59-65页 |
4.2.1 ACDS系统的数学模型 | 第59-61页 |
4.2.2 基于ACDS系统的稳定性判据 | 第61页 |
4.2.3 基于平面曲线理论的ACDS系统稳定监视方法 | 第61-65页 |
4.2.4 ACDS系统曲率圆及其参数的求解方法 | 第65页 |
4.3 基于ACDS系统的暂态失稳预测方法 | 第65-67页 |
4.3.1 基于ACDS系统的失稳预测判据与失稳裕度 | 第65-66页 |
4.3.2 ACDS系统稳定边界求解方法 | 第66-67页 |
4.4 算法流程 | 第67-68页 |
4.5 算例分析 | 第68-80页 |
4.5.1 OMIB算例系统 | 第69-71页 |
4.5.2 新英格兰10机 39节点算例系统 | 第71-76页 |
4.5.3 华北电网算例系统 | 第76-80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第五章 基于分区-合成理论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 | 第81-97页 |
5.1 引言 | 第81-82页 |
5.2 区域二维一阶伴随系统及其合成方法 | 第82-87页 |
5.2.1 区域二维一阶伴随系统的特征量 | 第82-83页 |
5.2.2 区域与全网惯性中心COI相对运动 | 第83-85页 |
5.2.3 二维一阶伴随系统分区-合成定理 | 第85-87页 |
5.2.4 基于分区-合成定理的在线稳定性分析方法 | 第87页 |
5.3 算例分析 | 第87-96页 |
5.3.1 新英格兰10机 39节点系统算例 | 第87-91页 |
5.3.2 华北电网算例系统 | 第91-96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96-97页 |
第六章 基于伴随凹轨道系统的实时紧急控制方法研究 | 第97-112页 |
6.1 引言 | 第97-98页 |
6.2 基于伴随凹轨道系统的暂稳识别简介 | 第98-100页 |
6.3 失稳发电机组选择与排序方法 | 第100-101页 |
6.3.1 基于二维一阶伴随系统的失稳排序指标 | 第100页 |
6.3.2 失稳发电机组选取与排序 | 第100-101页 |
6.4 基于ACDS系统的实时紧急控制方案 | 第101-103页 |
6.4.1 实时紧急控制策略的在线计算 | 第101-102页 |
6.4.2 实时紧急控制方案的实施流程 | 第102-103页 |
6.5 算例分析 | 第103-111页 |
6.5.1 新英格兰10机 39节点算例系统 | 第104-105页 |
6.5.2 修改后新英格兰10机 39节点算例系统 | 第105-109页 |
6.5.3 IEEE 50机145节点算例系统 | 第109-110页 |
6.5.4 华北电网算例系统 | 第110-111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111-112页 |
第七章 全文总结 | 第112-11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4-129页 |
附录A 插值型求导公式表 | 第129-131页 |
附录B 本论文所采用的部分算例系统接线图及系统参数 | 第131-139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139-142页 |
致谢 | 第142-1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