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探丁玲的创作特色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言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:文学创作的前结构储备 | 第12-22页 |
一、幼年时代的艺术修养储备 | 第12-15页 |
1、"文学"带给丁玲的兴趣 | 第12-14页 |
2、绘画活动对于丁玲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二、创作前的情感积累 | 第15-21页 |
1、家庭的败落和寄人篱下的生活 | 第15-16页 |
2、优秀女性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3、青少年叛逆时期的情感积累 | 第17-19页 |
4、求学学期的情感积累 | 第19-21页 |
三、时代生活的感召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:"一鸣惊人"和左翼年华 | 第22-35页 |
一、感伤中隐显现实主义文艺观 | 第22-27页 |
1、"绝叫者"的典型 | 第22-25页 |
2、心理隐秘的探幽 | 第25-26页 |
3、"写自己熟悉的生活" | 第26-27页 |
二、"左翼文艺"创作及其实践 | 第27-35页 |
1、不可逆转的选择 | 第27-29页 |
2、"恋爱"和"革命" | 第29-30页 |
3、"群声喧哗" | 第30-32页 |
4、探索中的得与失 | 第32-35页 |
第三章:解放区时期的贡献 | 第35-50页 |
一、"意外"收获 | 第35-36页 |
二、真实的时代声音 | 第36-38页 |
三、歌颂与暴露 | 第38-42页 |
1、歌颂"女神" | 第38-40页 |
2、追求真理 | 第40-42页 |
四、痛苦求索 | 第42-44页 |
五、长篇小说: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 | 第44-50页 |
1、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| 第44-46页 |
2、多彩的人物群像 | 第46-48页 |
3、纯熟的心理描写 | 第48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