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小青侦探小说创作心理初探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引论 | 第8-11页 |
第1章 程小青的生命历程和文艺道路 | 第11-18页 |
·八十四载风雨人生路 | 第11-12页 |
·"侦探小说第一人" | 第12-13页 |
·早期著名的侦探小说翻译家 | 第13页 |
·侦探小说理论建树 | 第13-15页 |
·报刊编辑和电影剧本创作 | 第15-16页 |
·诗词绘画颇具造诣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程小青个人经历体验对侦探小说创作的影响 | 第18-27页 |
·个人经历体验对作家心理的建构 | 第18-20页 |
·传统文化的熏陶与作家情感的蓄积 | 第20-21页 |
·个人爱好与加入社团对侦探小说创作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·灵感源于对生活的细心观察 | 第22-23页 |
·从事侦探小说创作的动机 | 第23-27页 |
·赚取稿费——作家生存需要 | 第23-24页 |
·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追求 | 第24-25页 |
·"剥鱼肉,露骨头"——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| 第25-26页 |
·社会大变革促使作家创作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程小青侦探小说中的忧患意识 | 第27-34页 |
·对青年前途的担忧 | 第28-29页 |
·对女地位的思考 | 第29-31页 |
·对底层劳动人民命运的关切 | 第31-32页 |
·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程小青侦探小说人物心理分析 | 第34-40页 |
·犯罪分子心理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走投无路、自我毁灭的"反抗者"形象 | 第34-35页 |
·投机取巧、为图私利的帮凶形象 | 第35页 |
·贪图钱财、恶贯满盈的犯罪分子 | 第35-36页 |
·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| 第36-40页 |
·程小青与霍桑——理想复制与自我满足 | 第36-37页 |
·程小青与江南燕——潜意识中另一个自我 | 第37-40页 |
第5章 程小青侦探小说的感觉世界及语言心理 | 第40-45页 |
·综合型感知能力 | 第40-41页 |
·理性与感性的变奏 | 第41-42页 |
·语言的心理特征 | 第42-43页 |
·语言的视觉之美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