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昆虫学论文

拟黑多刺蚁homothorax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个体发育的mRNA水平表达的定量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1章 前言第10-22页
   ·拟黑多刺蚁概述第10-13页
     ·拟黑多刺蚁的品级及分工第10-11页
     ·拟黑多刺蚁营巢特性第11页
     ·拟黑多刺蚁的生活史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拟黑多刺蚁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第12页
     ·拟黑多刺蚁的食性第12页
     ·拟黑多刺蚁的营养价值及药理作用第12-13页
   ·Homothorax研究概况第13-18页
     ·MEIS家族研究概况第14-15页
     ·Homothorax在昆虫中的研究概况第15-16页
     ·Meis家族在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附肢近远端发育的作用第16-18页
   ·生物信息学相关概述第18-20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21-22页
第2章 拟黑多刺蚁homothorax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第22-48页
   ·材料第22-25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22页
     ·实验试剂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仪器设备以及耗材第23页
     ·常用溶液配方第23-25页
   ·方法第25-38页
     ·引物设计与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拟黑多刺蚁总RNA的提取及质量鉴定第26-27页
     ·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目的基因保守区域的获得第28-32页
     ·拟黑多刺蚁homothorax cDNA序列3’末端的扩增(3'RACE)第32-34页
     ·拟黑多刺蚁homothorax cDNA序列5’末端序列的扩增(5'RACE)第34-38页
     ·拟黑多刺蚁homothorax 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分析第38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8-43页
     ·拟黑多刺蚁总RNA的提取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拟黑多刺蚁Pv-homothorax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扩增第39-41页
     ·拟黑多刺蚁Pv-homothorax 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·讨论第43-48页
     ·总RNA的提取第43-44页
     ·RT-PCR第44-45页
     ·RACE技术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全长cDNA序列的判定第46-48页
第3章 拟黑多刺蚁Pv-Hth蛋白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8-67页
   ·方法第48-53页
     ·基于NCBI/BLAST软件的蛋白质同源性分析第48页
     ·系统发育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·基本性质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功能预测第52页
     ·结构预测第52-53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3-64页
     ·同源性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·系统发育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 ·基本性质分析第56-61页
     ·功能预测第61-62页
     ·结构预测第62-64页
   ·讨论第64-67页
第4章 荧光实时定量RT-PCR技术检测拟黑多刺蚁Pv-Hth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第67-82页
   ·材料第67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67页
     ·主要试剂与仪器第67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67-71页
     ·幼虫龄期的划分第67-68页
     ·总RNA的提取第68页
     ·第一链cDNA的制备第68页
     ·参考基因的选择第68页
     ·引物的设计第68-69页
     ·引物专一性检测第69页
     ·SYBR 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第69-70页
     ·重复性实验、阴性对照与数据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71-79页
     ·引物专一性检测第71页
     ·拟黑多刺蚁不同发育阶段虫体Pv-Hth mRNA的相对表达第71-75页
     ·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成虫头部Pv-Hth mRNA的相对表达第75-79页
   ·讨论第79-82页
第5章 总结第82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97页
致谢第97-98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98页

论文共9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大鲵嗅觉系统和眼球胚后发育的组织学观察
下一篇:两性霉素B与脂质分子混合单层膜热力学特性研究与原子力显微镜观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