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农副业论文

表面活性剂强化超声波—离子液体预处理木质纤维素技术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3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全球温室效应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利用现状第16-19页
    1.2 天然木质纤维素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纤维素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半纤维素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木质素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天然木质纤维素结构第21-22页
    1.3 预处理技术第22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传统预处理技术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超声波-离子液体预处理技术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表面活性剂在预处理中的应用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表面活性剂对离子液体和超声波预处理的作用第29-31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意义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工艺流程图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技术路线图第34-35页
第二章 超声波-离子液体预处理工艺的优化第35-45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35页
    2.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试剂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仪器第36-37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还原糖的测定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商业用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超声波-离子液体预处理工艺优化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预处理后木质纤维素回收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木质纤维素酶解糖化第39-40页
    2.4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初始温度对预处理后水葫芦酶解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处理时间对预处理后水葫芦酶解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脉冲比对预处理后水葫芦酶解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功率对预处理红水葫芦酶解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三章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超声波-离子液体预处理技术的影响第45-60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45页
    3.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试剂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仪器第45-46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法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水葫芦预处理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预处理前后水葫芦酶解糖化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预处理前后水葫芦成分分析第46-50页
    3.4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50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预处理前后水葫芦酶解产糖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预处理前后水葫芦的成分分析[124]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预处理前后水葫芦SEM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预处理前后水葫芦FTIR分析[124]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预处理前后水葫芦XRD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预处理前后水葫芦AFM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四章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超声波-离子液体预处理技术的影响第60-67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60页
    4.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试剂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仪器第60-61页
    4.3 实验方法第61页
    4.4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预处理后水稻秸秆酶解产糖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预处理后水稻秸秆成分分析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预处理后水稻秸秆FTIR第64-6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第五章 离子液体重复利用研究第67-74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67页
    5.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67页
    5.3 实验方法第67-68页
    5.4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68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预处理后水稻秸秆酶解产糖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预处理后水稻秸秆成分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预处理后水稻秸秆FTIR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2-74页
结论与展望第74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9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91-92页
致谢第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小球藻培养的猪场发酵沼液净化与油脂生产耦合研究
下一篇:染料木素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生成的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