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热力工程、热机论文--热能论文

内燃机排气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混合工质的分析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字母注释表第12-14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2 内燃机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的研究现状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纯工质的研究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混合工质的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课题的确定第20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0-22页
第二章 内燃机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工质选择第22-35页
    2.1 工质分类及选择标准第22-24页
    2.2 混合工质组分选择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高温型工质选择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阻燃工质选择第26-28页
    2.3 混合物与循环方式的匹配设计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基于大分子碳氢类混合工质与循环方式的匹配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基于小分子碳氢类混合工质与循环方式的匹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基于硅氧烷类混合工质与循环方式的匹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混合工质与循环方式的匹配设计总结第32-3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3-35页
第三章 内燃机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建模第35-46页
    3.1 柴油机顶循环第35-36页
    3.2 底循环-有机朗肯循环建模第36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有机朗肯循环基本原理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换热过程窄点分析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系统热力学模型第40-44页
    3.3 模型验证第44-4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四章 基于碳氢类混合工质的循环热力性能分析第46-64页
    4.1 基于大分子碳氢的A类混合工质亚临界循环第46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阻燃剂质量分数的影响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回热器的影响第53-55页
    4.2 基于大分子碳氢的B类混合工质二级循环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阻燃剂质量分数的影响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4.3 基于小分子碳氢类混合工质跨临界循环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阻燃剂质量分数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五章 基于硅氧烷类混合工质的循环热力性能分析第64-76页
    5.1 基于小分子硅氧烷类混合工质亚临界循环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回热器的影响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回热效率的影响第65-66页
    5.2 基于大分子硅氧烷类混合工质二级循环第66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阻燃剂质量分数的影响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?分析第72-74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74-76页
第六章 工质与循环的优化设计指导第76-81页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1-83页
    7.1 全文总结第81-82页
    7.2 工作展望第82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87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7-88页
致谢第88-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低温热源的卡琳娜循环系统分析及优化设计
下一篇:基于模型的三轴燃气轮机气路故障诊断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