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间扭索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与合理施工状态耦合分析方法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·引言 | 第12-17页 |
·现代斜拉桥的发展 | 第12页 |
·独塔斜拉桥的发展及特点 | 第12-14页 |
·异型斜拉桥的发展及特点 | 第14-17页 |
·斜拉桥施工监控重要性 | 第17页 |
·斜拉桥施工监控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的工程背景 | 第18-19页 |
·本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9-22页 |
第二章 合理成桥状态与合理施工状态耦合分析原理 | 第22-34页 |
·概述 | 第22页 |
·合理成桥状态 | 第22-23页 |
·斜拉桥成桥受力状态的确定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合理施工状态 | 第23-24页 |
·斜拉桥施工受力状态确定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施工最优控制 | 第24-25页 |
·控制方法 | 第25页 |
·合理成桥状态与合理施工状态耦合分析原理 | 第25-32页 |
·主要影响因素 | 第27-29页 |
·耦合分析 | 第29页 |
·计算步骤 | 第29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斜拉桥温度效应分析 | 第34-46页 |
·概述 | 第34页 |
·桥梁结构中的温度效应 | 第34-35页 |
·温度效应分析 | 第35-43页 |
·温度日变化影响 | 第35-38页 |
·温度年变化影响 | 第38-40页 |
·斜拉索与主塔、主梁的温差影响 | 第40-42页 |
·主塔温梯度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6页 |
第四章 斜拉索无应力下料长度实用计算方法 | 第46-56页 |
·概述 | 第46页 |
·影响斜拉索无应力索长的因素 | 第46-50页 |
·主塔的位置 | 第47-48页 |
·主梁的位置 | 第48-49页 |
·温度的影响 | 第49页 |
·临时施工荷及主梁自重误差 | 第49-50页 |
·拉索实测参数 | 第50页 |
·斜拉索无应力下料长度实用计算方法 | 第50-52页 |
·两种算法对比 | 第52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五章 合理成桥状态与合理施工状态耦合分析方法 | 第56-76页 |
·概述 | 第56页 |
·斜拉桥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56-57页 |
·初定斜拉索初张力 | 第57-58页 |
·施工阶段的受力安全性、合理性 | 第58-64页 |
·斜拉桥施工方案 | 第58-59页 |
·施工阶段的受力安全性、合理性验算 | 第59-60页 |
·施工阶段的受力安全性、合理性调整 | 第60-64页 |
·初定合理施工状态 | 第64-67页 |
·计算活载及其他荷载的作用 | 第67-68页 |
·初定合理成桥状态 | 第68页 |
·合理成桥状态与合理施工状态耦合分析 | 第68页 |
·确定施工阶段预拱度、预偏位 | 第68-75页 |
·主梁预拱度 | 第69-74页 |
·主塔预偏位 | 第74-7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6-78页 |
结论 | 第76页 |
展望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0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80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