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力学性能分析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概述 | 第10-14页 |
·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半刚性基层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 | 第11-14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的选取 | 第16-31页 |
·计算荷载的确定 | 第16-19页 |
·规范规定标准荷载 | 第16-19页 |
·超载车辆荷载 | 第19页 |
·路面结构参数 | 第19-23页 |
·面层厚度和模量的计算范围 | 第20页 |
·基层厚度和模量的计算范围 | 第20-21页 |
·底基层和厚度模量的计算范围 | 第21-22页 |
·土基模量的计算范围 | 第22-23页 |
·路面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 | 第23-30页 |
·有限元模型的基本假设 | 第23-24页 |
·有限元模型 | 第24-26页 |
·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 | 第26页 |
·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点位 | 第26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正交试验确定计算参数 | 第31-50页 |
·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的选择 | 第31-33页 |
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3-49页 |
·直观分析(极差分析) | 第34-39页 |
·方差分析 | 第39-45页 |
·路面结构参数的确定 | 第45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路面结构力学性能指标分析 | 第50-85页 |
·整体路面结构力学性能指标影响因素 | 第50-52页 |
·弯沉 | 第50-52页 |
·面层层底面力学性能指标影响因素 | 第52-62页 |
·水平拉应力和水平拉应变 | 第52-58页 |
·水平剪应力和剪应变 | 第58-62页 |
·基层层底面力学性能指标影响因素 | 第62-71页 |
·水平拉应力和水平拉应变 | 第62-67页 |
·水平剪应力和剪应变 | 第67-71页 |
·底基层层底面力学性能指标影响因素 | 第71-82页 |
·水平拉应力和水平拉应变 | 第71-76页 |
·水平剪应力和剪应变 | 第76-80页 |
·土基顶面压应变 | 第80-8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2-85页 |
第五章 路面损坏因素分析 | 第85-120页 |
·面层底面应力应变分析 | 第85-87页 |
·水平拉应力和拉应变分析 | 第85-86页 |
·水平剪应力和剪应变分析 | 第86-87页 |
·基层底面应力应变分析 | 第87-90页 |
·水平拉应力和拉应变分析 | 第87-89页 |
·水平剪应力和剪应变分析 | 第89-90页 |
·底基层底面应力应变分析 | 第90-95页 |
·水平拉应力和拉应变分析 | 第90-92页 |
·水平剪应力和剪应变分析 | 第92-94页 |
·土基顶面压应变分析 | 第94-95页 |
·结构层合理厚度和模量 | 第95-101页 |
·沥青路面结构厚度确定原则 | 第95页 |
·路面结构合理厚度和模量 | 第95-101页 |
·环境温度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| 第101-104页 |
·高温条件下的剪切破坏 | 第101-103页 |
·路面结构成型温度的影响 | 第103-104页 |
·基层模量衰变对路面结构性能的影响 | 第104-110页 |
·路面结构的疲劳寿命分析 | 第110-120页 |
·疲劳方程的建立 | 第111-113页 |
·结构参数对路面结构疲劳的影响分析 | 第113-120页 |
结论和建议 | 第120-1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4-129页 |
致谢 | 第1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