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1 前言 | 第10-22页 |
| 1.1 选题依据 | 第10-12页 |
| 1.2 选题意义 | 第12页 |
| 1.3 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2-16页 |
| 1.3.1 信息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| 1.3.2 信息化的概念 | 第13-14页 |
| 1.3.3 数字信息化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| 1.3.4 排球一攻战术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| 1.4 研究综述 | 第16-22页 |
| 1.4.1 信息化教育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| 1.4.2 信息化与体育教学融合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| 1.4.3 排球战术课堂教学中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| 1.4.4 排球战术教学与数字信息化结合的研究 | 第19-22页 |
|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22-26页 |
| 2.1 研究对象 | 第22页 |
| 2.2 研究方法 | 第22-25页 |
| 2.2.1 文献资料法 | 第22页 |
| 2.2.2 软件工程法 | 第22页 |
| 2.2.3 录像观察法 | 第22-23页 |
| 2.2.4 实验法 | 第23-24页 |
| 2.2.5 问卷调查法 | 第24页 |
| 2.2.6 逻辑分析法 | 第24页 |
| 2.2.7 数理统计法 | 第24-25页 |
| 2.3 研究路线 | 第25-26页 |
| 3 战术设计与制作 | 第26-42页 |
| 3.1 “9网段”理念 | 第26页 |
| 3.2 “9网段”下一攻战术的设计 | 第26-39页 |
| 3.3 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制作与展示排球一攻战术 | 第39-42页 |
| 3.3.1 建立新的文件 | 第39页 |
| 3.3.2 建立场地以及导入素材 | 第39页 |
| 3.3.3 新建图层以及引导层 | 第39-40页 |
| 3.3.4 添加运动路线以及补间动画 | 第40-41页 |
| 3.3.5 战术视频的呈现 | 第41-42页 |
|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2-54页 |
| 4.1 实验内容 | 第42页 |
| 4.1.1 高水平队伍实验内容 | 第42页 |
| 4.1.2 低水平队伍实验内容 | 第42页 |
| 4.2 实验控制 | 第42-43页 |
| 4.3 实验分组 | 第43-45页 |
| 4.3.1 高水平队伍分组 | 第43页 |
| 4.3.2 低水平队伍分组 | 第43-44页 |
| 4.3.3 实验的测试指标 | 第44-45页 |
| 4.4 实验前在教学比赛后的一攻数据比较 | 第45-46页 |
| 4.4.1 高水平组在实验前教学比赛后的一攻数据比较 | 第45-46页 |
| 4.4.2 低水平组在实验前教学比赛后的一攻数据比较 | 第46页 |
| 4.5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运用一攻战术的比较 | 第46-48页 |
| 4.6 实验后战术组合分析 | 第48-49页 |
| 4.7 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数据分别进行比较 | 第49-52页 |
| 4.7.1 高水平队伍对照班实验前后比赛数据比较 | 第49-50页 |
| 4.7.2 低水平队伍对照班实验前后比赛数据比较 | 第50页 |
| 4.7.3 高水平队伍实验班实验前后比赛数据比较 | 第50-51页 |
| 4.7.4 低水平队伍实验班实验前后比赛数据比较 | 第51-52页 |
| 4.8 实验后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| 第52-54页 |
| 4.8.1 学生对数字信息化下排球战术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 | 第52页 |
| 4.8.2 学生对数字信息化下排球战术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 | 第52-54页 |
| 5 结论与建议 | 第54-56页 |
| 5.1 结论 | 第54页 |
| 5.2 建议 | 第54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| 附录一 | 第60-61页 |
| 附录二 | 第61-62页 |
| 附录三 | 第62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