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林业论文--林业基础科学论文--森林生物学论文--森林生态学论文

抚育对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及更新的影响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第1章 前言第11-19页
    1.1 抚育间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抚育间伐对森林环境因子的影响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抚育间伐对林木及林下植被生长的影响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抚育间伐对林分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影响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抚育间伐对林分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抚育间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15页
    1.2 抚育间伐对植物更新的影响第15-16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第16-19页
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19-21页
    2.1 研究区概况第19页
    2.2 研究样地概况第19-21页
第3章 抚育对油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区系特征及植被结构的影响第21-27页
    3.1 研究方法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数据采集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1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分析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林下植被物种组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林下植被的科属多样性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抚育对林下植被物种组成的影响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抚育对林下植被结构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3.3 讨论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抚育对林下植物种类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抚育对林下植被结构的影响第26-27页
第4章 抚育对油松人工林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影响第27-41页
    4.1 研究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数据采集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8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分析第28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抚育对林下植被生物量在不同器官中分配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抚育对林下植被生物量在不同物种之间的分布的影响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抚育对林下植被总生物量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灌木层生物量最佳模型的建立第33-37页
    4.3 讨论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抚育对林下植被生物量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抚育对林下植被生物量在不同植物种之间的分布的影响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抚育对林下植被总生物量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灌木层生物量最佳模型的建立第39-41页
第5章 抚育对油松人工林林下更新的影响第41-49页
    5.1 研究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数据采集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42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抚育对林下幼树和幼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抚育对幼树和幼苗植被结构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抚育对林下幼树和幼苗高度级分布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抚育对林下幼树基径分布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抚育对林下幼苗更新方式的影响第46页
    5.3 讨论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抚育对林下幼树和幼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抚育对幼树和幼苗植被结构的影响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抚育对林下幼树和幼苗高度级分布的影响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抚育对林下幼树基径分布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抚育对林下幼苗更新方式的影响第48-49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9-53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49-51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9页
致谢第59-6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黄秋葵(Abelmoschus esculentus L.)体外再生的影响因素研究
下一篇:基于物质成分、组织结构和性激素水平的朱鹮羽色变化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