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--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

河西区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目录第5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7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7-8页
    1.2 研究的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践意义第9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综述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1-12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第二章 低碳城市基本理论概述第14-26页
    2.1 低碳经济低碳社会概念辨析第14-15页
    2.2 低碳城市的概念价值分析及内涵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学界对低碳城市概念的论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生态文明视角下低碳城市价值考量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低碳城市概念及内涵第17-18页
    2.3 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第18-20页
    2.4 城市碳源碳汇对低碳城市的影响分析第20-26页
第三章 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实践的比较分析第26-33页
    3.1 国外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第26-29页
    3.2 国内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第29-31页
    3.3 中外发展模式的特点及比较第31-33页
第四章 天津市河西区低碳城市发展水平 SWOT 分析第33-50页
    4.1 天津市及河西区概况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天津市概况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河西区概况第33页
    4.2 分析评价方法第33-34页
    4.3 优势分析第3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势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区域能耗与经济发展逐渐脱钩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具有较强的碳生产力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具有较为突出的城区服务优势第44-45页
    4.4 劣势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高碳能源的过度依赖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能源生产部门和钢铁企业仍旧为碳源大户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重点发展的商务服务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第46-47页
    4.5 机遇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低碳转型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低碳技术的逐步普及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高碳排放企业相继搬迁第48页
    4.6 威胁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尚缺乏低碳技术的有力支撑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还没有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能耗碳排放日常统计监测等基础性工作薄弱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比同级别地级市具有更小的自主性第49页
    4.7 小结第49-50页
第五章 天津市河西区建设低碳城市的模式与建议第50-57页
    5.1 河西区低碳城市建设发展模式第50-51页
    5.2 加快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第51页
    5.3 加快调整用能结构第51-53页
    5.4 发展低碳建筑第53页
    5.5 发展低碳交通第53-54页
    5.6 全民增加城市碳汇第54-55页
    5.7 加强体制机制保障第55-57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7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2页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2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XA集团高管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对策研究
下一篇:基于无水港模式的西北内陆物流园区规划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