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软件论文--程序设计、软件工程论文--程序设计论文

基于IFC标准的构件库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建筑工程与信息技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BIM的发展与应用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IFC数据标准第13-16页
    1.2 构建基于IFC标准构件库的必要性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BIM应用软件对IFC模型的支持问题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IFC对象定义的规范性需求问题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数据的存储与管理问题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基于IFC标准的构件库的解决方案第18-19页
    1.3 本文课题来源和创新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本文的课题来源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本文的创新点第19-20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内容安排和限制条件第20-22页
第二章 当前BIM软件接口问题研究第22-3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2页
    2.2 IFC文件对构件表达的标准化第22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IFC几何表达的标准化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IFC文件中冗余信息的删除第26-29页
    2.3 BIM应用软件对IFC的应用支持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IFC标准中的字符编码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主流BIM建模软件对IFC的导入导出第30-3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三章 IFC标准对建筑构件的表达方法第33-4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3页
    3.2 IFC标准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EXPRESS语言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IFC标准总体架构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IFC标准基本概念与继承关系第35-36页
    3.3 IFC标准对建筑构件的表达方法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构件与空间的关系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构件的位置信息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构件的几何表现信息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构件的材料信息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构件的其他属性信息第41-42页
    3.4 IFC模型文件与IFC标准对应关系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IFC模型文件的构成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IFC实体中的GUID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实例分析IFC对标准梁的表达方法第44-46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四章 基于IFC标准的构件库的构建第48-69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8页
    4.2 国外对象库的调查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Product Spec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The National BIM Library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Object Library第50页
    4.3 基于IFC标准的构件库的功能要求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构件分类原则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查询功能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维护管理第51-52页
    4.4 构件库的基本架构第52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构件的分类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构件的属性定义模版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构件属性的提取算法第58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数据库设计第6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7-69页
第五章 基于IFC标准的构件库的关键技术研究第69-83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9页
    5.2 数据库的详细设计第69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总体设计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各基本类的设计第70-74页
    5.3 SJTUBIM平台介绍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系统架构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实现功能第76-78页
    5.4 构件库的应用第78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构件的查询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属性的显示第80-82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82-83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3-85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83-84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84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9页
致谢第89-9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行为的研究
下一篇:绿色校园设计策略初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