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研究框架和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3.1 研究框架 | 第16-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1.4 创新之处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| 第18-21页 |
2.1 旅游业的概念 | 第18页 |
2.2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 | 第18页 |
2.3 相关理论依据 | 第18-21页 |
2.3.1 要素禀赋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3.2 竞争优势理论 | 第19页 |
2.3.3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安徽旅游业竞争力现状 | 第21-26页 |
3.1 安徽省旅游业基本情况 | 第21-23页 |
3.2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| 第23-26页 |
3.2.1 资源现状 | 第23页 |
3.2.2 政策现状 | 第23页 |
3.2.3 区位和交通现状 | 第23-26页 |
第四章 安徽省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模型选择 | 第26-31页 |
4.1 波特竞争力模型 | 第26-27页 |
4.2 IMD区域竞争力模型 | 第27-28页 |
4.3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模型 | 第28-29页 |
4.4 安徽省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模型设计 | 第29-31页 |
第五章 安徽旅游业竞争力评价 | 第31-55页 |
5.1 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1-37页 |
5.1.1 指标体系的建立的流程 | 第31-32页 |
5.1.2 各指标含义界定 | 第32-35页 |
5.1.3 指标来源 | 第35-37页 |
5.2 评价方法 | 第37-39页 |
5.2.1 构造判断矩阵 | 第37-38页 |
5.2.2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的检验流程 | 第38-39页 |
5.2.3 指标权重值计算方法 | 第39页 |
5.3 安徽旅游业竞争力综合定量评价 | 第39-49页 |
5.3.1 综合评价过程 | 第40-49页 |
5.4 评价结果分析 | 第49-55页 |
5.4.1 准则层关键竞争力分析 | 第49-53页 |
5.4.2 综合竞争力分析 | 第53-55页 |
第六章 提升安徽省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 | 第55-61页 |
6.1 加大安徽省旅游市场宣传力度 | 第55-56页 |
6.2 加快安徽省旅游企业规模化、集团化发展的步伐 | 第56-57页 |
6.3 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 | 第57-58页 |
6.4 加大对旅游产业信贷支持 | 第58页 |
6.5 加速旅游生态环境建设 | 第58-59页 |
6.6 加大对安徽省旅游业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| 第59-61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
附录1 | 第65-70页 |
附录2 | 第70-84页 |
致谢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