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虑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的电动汽车互动响应控制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电动汽车充放电模型 | 第17-22页 |
2.1 引言 | 第17页 |
2.2 电动汽车状态空间模型 | 第17页 |
2.3 电动汽车负荷特性影响因素 | 第17-19页 |
2.4 电动汽车充放电功率模型 | 第19-2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分布式电源模型分析 | 第22-28页 |
3.1 引言 | 第22页 |
3.2 光伏发电系统 | 第22-27页 |
3.2.1 光伏发电系统原理及组成 | 第22-25页 |
3.2.2 光伏发电模型 | 第25-26页 |
3.2.3 不确定性光伏发电模型 | 第26-27页 |
3.3 储能系统模型 | 第2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4章 电动汽车互动响应控制策略 | 第28-36页 |
4.1 引言 | 第28页 |
4.2 含电动汽车的光储微电网系统 | 第28-29页 |
4.2.1 系统架构 | 第28-29页 |
4.2.2 系统能量交换策略 | 第29页 |
4.3 基于MPC的动态优化控制 | 第29-33页 |
4.3.1 虚拟电价模型 | 第29-32页 |
4.3.2 优化模型 | 第32-33页 |
4.4 电动汽车互动响应控制实现流程 | 第33-3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5章 算例分析 | 第36-48页 |
5.1 引言 | 第36页 |
5.2 场景设定与参数设置 | 第36-38页 |
5.3 微电网运行性能评价指标 | 第38-39页 |
5.4 不同控制模式仿真结果分析 | 第39-42页 |
5.5 灵敏度分析 | 第42-46页 |
5.5.1 EV集群规模对优化结果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5.5.2 典型天气下负荷与光伏发电功率曲线分析 | 第43-45页 |
5.5.3 随机场景分析 | 第45-46页 |
5.5.4 EV放电补偿系数的敏感性分析 | 第46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8-50页 |
6.1 全文工作总结 | 第48页 |
6.2 研究工作展望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