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方法及发展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导言 | 第9-15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9页 |
(二) 研究综述 | 第9-13页 |
(三)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方法的内涵及特征 | 第15-22页 |
(一)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方法的内涵 | 第15-18页 |
1. 教育方法 | 第15页 |
2. 自我教育方法 | 第15-16页 |
3.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方法 | 第16-18页 |
(二)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方法的主要特征 | 第18-22页 |
1. 主体性 | 第19页 |
2. 终身性 | 第19-20页 |
3. 内在性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方法的理论依据 | 第22-37页 |
(一)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方法的指导理论 | 第22-26页 |
1. 人的主观能动性理论 | 第22-24页 |
2.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| 第24-25页 |
3. 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理论 | 第25-26页 |
(二) 中国传统德育理论中的自我教育思想 | 第26-31页 |
1. 儒家的“修身”思想 | 第27-30页 |
2. 道家的“修身”思想 | 第30-31页 |
(三) 国外教育理论中的自我教育思想 | 第31-37页 |
1. 存在主义的自我教育思想 | 第31-33页 |
2. 人本主义的自我教育思想 | 第33-34页 |
3. 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论 | 第34-37页 |
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和时代要求 | 第37-51页 |
(一)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 | 第37-43页 |
1. 批评与自我批评 | 第37-39页 |
2. 自我学习 | 第39-40页 |
3. 自我修养 | 第40-42页 |
4. 自我践行 | 第42-43页 |
(二)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方法发展的必然性 | 第43-47页 |
1. 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| 第43-44页 |
2. 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 | 第44-47页 |
(三)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方法发展的时代要求 | 第47-51页 |
1. 人的主体性的彰显 | 第47-48页 |
2. 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重视 | 第48-49页 |
3.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方法的发展路径 | 第51-63页 |
(一) 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| 第51-54页 |
1. 完善自我知识体系 | 第51-52页 |
2.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 | 第52-53页 |
3. 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| 第53-54页 |
4. 增强自我激励能力 | 第54页 |
(二) 创设自我教育环境 | 第54-58页 |
1. 发挥社会榜样的引领作用 | 第55-56页 |
2.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过程 | 第56-57页 |
3. 创建生动的自我教育情境 | 第57-58页 |
4. 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氛围 | 第58页 |
(三) 丰富自我教育形式 | 第58-63页 |
1. 搭建自我管理平台 | 第58-60页 |
2. 开发网络新媒体自我教育空间 | 第60-61页 |
3. 个体自我教育与集体自我教育相结合 | 第61页 |
4. 重视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| 第61-63页 |
结语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