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1.2.3 国内外文献简析 | 第15-16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| 第16-18页 |
1.3.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3.2 本文章节安排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共面波导馈电的毫米波天线 | 第18-32页 |
2.1 基本原理 | 第18-20页 |
2.1.1 共面波导馈电 | 第18-19页 |
2.1.2 缺陷地结构 | 第19-20页 |
2.2 共面波导馈电的天线单元的设计 | 第20-31页 |
2.2.1 共面波导馈电的毫米波天线单元基本形式 | 第20-22页 |
2.2.2 提高隔离度的改进形式 | 第22-25页 |
2.2.3 同时提高隔离度和交叉极化性能的改进形式 | 第25-31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缝隙耦合馈电毫米波天线的设计 | 第32-55页 |
3.1 基本原理 | 第32-34页 |
3.1.1 缝隙耦合馈电 | 第32页 |
3.1.2 缝隙耦合馈电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2 缝隙耦合天线单元的设计 | 第34-40页 |
3.2.1 馈电方式 | 第34-35页 |
3.2.2 缝隙耦合的毫米波天线单元基本形式 | 第35-40页 |
3.3 缝隙耦合天线的频带展宽 | 第40-46页 |
3.3.1 增加共面的寄生贴片 | 第41-44页 |
3.3.2 增加空间平行的寄生贴片 | 第44-46页 |
3.4 子阵单元 | 第46-54页 |
3.4.1 子阵馈电方式 | 第46-47页 |
3.4.2 馈电网络设计 | 第47-48页 |
3.4.3 2×2 子阵天线的仿真设计 | 第48-52页 |
3.4.4 2×2 子阵天线的加工测试 | 第52-5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4章 遗传算法优化天线 | 第55-66页 |
4.1 遗传算法概述及基本原理 | 第55-59页 |
4.1.1 遗传算法概述 | 第55-56页 |
4.1.2 遗传算法基本工作原理 | 第56-59页 |
4.2 基于遗传算法的天线优化 | 第59-65页 |
4.2.1 简介 | 第59-60页 |
4.2.2 优化方案 | 第60-61页 |
4.2.3 天线优化设计的操作 | 第61-64页 |
4.2.4 优化结果及分析 | 第64-65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结论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73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