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偏振特性的图像去雾方法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7页 |
1.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7-9页 |
1.2.1 基于图像增强的去雾处理 | 第7-8页 |
1.2.2 基于物理光学模型的图像复原 | 第8-9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9页 |
1.4 论文的内容安排 | 第9-11页 |
第2章 雾天图像复原算法的概述 | 第11-19页 |
2.1 基于传统的图像处理的复原算法 | 第11-16页 |
2.1.1 直方图均衡化算法 | 第11-13页 |
2.1.2 基于颜色恒常性理论的算法 | 第13-16页 |
2.2 基于雾天图像的成像模型的复原算法 | 第16-19页 |
2.2.1 大气模型的简要介绍 | 第16页 |
2.2.2 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图像复原算法 | 第16-19页 |
第3章 基于偏振光的雾天图像复原算法 | 第19-27页 |
3.1 偏振光的相关知识 | 第19-20页 |
3.2 斯托克斯 Stokes 光矢量 | 第20-22页 |
3.3 利用偏振光特性的去雾模型 | 第22-27页 |
第4章 图像配准跟融合算法概述 | 第27-35页 |
4.1 局部特征的描述子 | 第27-28页 |
4.2 SIFT 特征提取算法 | 第28-32页 |
4.3 采用 RANSAC 算法剔除误匹配 | 第32-35页 |
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5-53页 |
5.1 引言 | 第35页 |
5.2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5-53页 |
5.2.1 有天空区域图像去雾 | 第36-42页 |
5.2.2 无天空区域图像去雾 | 第42-43页 |
5.2.3 与其他去雾算法的对比 | 第43-53页 |
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6.1 本论文工作总结 | 第53页 |
6.2 下一步工作展望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