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1.2 选题的学术意义 | 第8页 |
1.3 本选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| 第8-9页 |
1.4 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| 第9-12页 |
第2章 王沂东油画创作的阶段性概述 | 第12-18页 |
2.1 题材和语言的初探 | 第12-14页 |
2.2 画面中的形式美 | 第14-16页 |
2.3 语言和内容的统一 | 第16-18页 |
第3章 王沂东油画的艺术特色 | 第18-26页 |
3.1 深深的“乡土情”、永恒的“中国红” | 第18-20页 |
3.2 平面化的表现、民族化的追求 | 第20-23页 |
3.3 形象的细腻、情感的丰富 | 第23-26页 |
第4章 王沂东油画艺术风格形成的探源 | 第26-34页 |
4.1 对中国传统元素地吸收和借鉴 | 第26-30页 |
4.1.1 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4.1.2 国画的水墨 | 第27-28页 |
4.1.3 宋代的工笔 | 第28-29页 |
4.1.4 民间艺术 | 第29-30页 |
4.2 对西方油画的借鉴 | 第30-34页 |
4.2.1 古典油画的传承 | 第30-31页 |
4.2.2 对西方画家的学习 | 第31-34页 |
第5章 王沂东油画的价值和影响 | 第34-44页 |
5.1 “雅”和“俗”之间的桥梁 | 第34-35页 |
5.2 当代乡土写实油画的自我剖析 | 第35-37页 |
5.2.1 对农民题材的精神升华 | 第36-37页 |
5.2.2 低俗乡土风情画的转变 | 第37页 |
5.3 王沂东油画艺术对乡土写实油画发展的指引和启发 | 第37-44页 |
5.3.1 注重生活的积累 | 第38-39页 |
5.3.2 加强乡土写实油画的创新意识 | 第39-40页 |
5.3.3 对本土资源的深挖掘 | 第40-44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4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5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