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第一节 案例选题介绍 | 第8-9页 |
一、案例选题的原因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思路、路线 | 第8-9页 |
三、案例素材收集的过程 | 第9页 |
第二节 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一、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0页 |
二、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第三节 选题背景 | 第11-17页 |
一、国外银团贷款发展历程及现状 | 第11-12页 |
二、国内银团贷款发展历程及现状 | 第12-17页 |
第四节 研究意义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银团贷款组织的基本理论 | 第18-24页 |
第一节 银团贷款的概念 | 第18页 |
第二节 银团贷款的类型 | 第18-19页 |
第三节 银团贷款业务流程 | 第19-21页 |
第四节 银团贷款的优点 | 第21-24页 |
一、多个贷款人参加融资 | 第21-22页 |
二、有额外的费用收益 | 第22页 |
三、有利于降低贷款集中度 | 第22页 |
四、有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| 第22页 |
五、有利于信用风险的识别,有效分散信用风险 | 第22页 |
六、有利于增强贷后监控能力 | 第22-23页 |
七、有利于防范道德风险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中国农业银行蚌埠分行万达广场银团贷款案例分析 | 第24-32页 |
第一节 蚌埠万达广场银团贷款案例介绍 | 第24-28页 |
一、蚌埠市基本情况 | 第24页 |
二、万达广场项目情况 | 第24-25页 |
三、中国农业银行蚌埠分行牵头银团贷款情况 | 第25-26页 |
四、牵头行情况 | 第26-28页 |
第二节 该案例成功组织的原因分析 | 第28-29页 |
一、中国农业银行蚌埠分行的积极筹备 | 第28页 |
二、万达集团的经营策略及优势 | 第28-29页 |
三、政府支持 | 第29页 |
第三节 该银团贷款在后续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| 第29-30页 |
一、保证贷款的及时供应 | 第29页 |
二、监督项目工程的进度 | 第29-30页 |
三、预防道德风险的发生 | 第30页 |
第四节 该银团贷款案例成功组织的意义 | 第30-32页 |
一、提高了蚌埠金融服务水平 | 第30页 |
二、改善了蚌埠市金融机构信贷模式 | 第30页 |
三、分散了贷款风险 | 第30-31页 |
四、促进银企间合作,加强银行间的合作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对我国基层商业银行银团贷款的借鉴 | 第32-36页 |
第一节 我国银团贷款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4页 |
一、银团贷款二级市场发展缓慢,宏观市场环境亟需完善 | 第32页 |
二、银行经营理念有待转变 | 第32页 |
三、客户银团贷款理念匮乏 | 第32页 |
四、地方政府没有正确树立银团贷款理念 | 第32-33页 |
五、企业缺乏共赢意识 | 第33页 |
六、流动性过剩给银行业带来困扰 | 第33页 |
七、银行间合作的不同步 | 第33页 |
八、银团贷款相关法律法规滞后 | 第33-34页 |
九、不良贷款对银团贷款的制约 | 第34页 |
第二节 对我国银团贷款的政策建议 | 第34-36页 |
一、商业银行应增强银团贷款的有关业务知识 | 第34页 |
二、对银团贷款进行信用评级 | 第34页 |
三、实现银团贷款信息共享 | 第34-35页 |
四、积极开拓培育银团市场 | 第35页 |
五、发展二级交易市场 | 第35页 |
六、培养银团贷款专业人才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