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各种桥梁论文--桥梁:按结构分论文--梁式桥论文

双排支座先简支后连续PC箱梁桥病害分析及加固方法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先简支后连续 PC 多箱式桥梁发展现状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先简支后连续 PC 多箱式桥梁存在的问题及常见病害第9-13页
    1.2 PC 旧桥常见加固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上部结构加固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下部结构加固方法第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简支变连续梁桥的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普通钢筋连续形式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预应力束连续形式第15-16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6-18页
第二章 先简支后连续 PC 多箱梁桥连续构造类型第18-28页
    2.1 先简支后连续箱梁桥常见构造形式第18-19页
    2.2 工程实例第19-22页
    2.3 实桥主要病害调查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实桥病害调查结果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第26-27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 依托工程裂缝成因数值模拟分析第28-47页
    3.1 桥梁结构分析检算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依托工程模型简化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考虑折减后模拟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3.2 PC 箱梁裂缝仿真分析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单元选取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网格划分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预应力效应模拟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温度效应模拟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荷载效应模拟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荷载组合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7 施工阶段模拟第35-38页
    3.3 裂缝萌生区域分析第38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墩顶负弯矩区裂纹开展区域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跨中正弯矩区裂纹萌生区域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1/4 跨径处裂纹萌生区域第43-46页
    3.4 裂缝萌生区域模型分析与实桥检测对比第46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46-47页
第四章 先简支后连续 PC 箱梁支座布置影响分析第47-55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连续段双排支座普通钢筋布置形式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连续段双排支座预应力钢筋连续布置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连续段单排支座墩顶加预应力束布置第48页
    4.2 连续段双排支座普通钢筋连续布置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不考虑墩顶开裂后的刚度折减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考虑墩顶开裂后的刚度折减第50-51页
    4.3 连续段双排支座预应力钢筋连续布置第51-52页
    4.4 连续段单排支座墩顶加预应力束连续布置第52-54页
    4.5 小结第54-55页
第五章 依托工程加固方案及分析第55-62页
    5.1 加固方案设计思路第55-56页
    5.2 加固设计目标第56页
    5.3 加固设计方案第56-57页
    5.4 加固施工工序第57-58页
    5.5 其他病害处置对策第58-59页
    5.6 加固效果计算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5.7 小结第61-62页
第六章 依托工程加固效果评价第62-76页
    6.1 概述第62页
    6.2 静载试验第62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活载内力分析及测试截面选取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测点布置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静载试验工况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加载效率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67-74页
    6.3 加固前后荷载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应变校验系数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挠度校验系数第74-75页
    6.4 加固效果评价第75-76页
结论与展望第76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7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9-80页
致谢第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型组合梁斜拉桥施工期安全评价技术与管理策略研究
下一篇:基于DSRC下高速公路作业区安全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