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4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2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7-21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21-2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2-24页 |
第2章 民主行政视角下行政权力异化问题的一般理论分析 | 第24-36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4-29页 |
2.1.1 民主行政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| 第24-26页 |
2.1.2 行政权力的内涵及其特性 | 第26-27页 |
2.1.3 异化及行政权力异化的内涵 | 第27-29页 |
2.2 民主行政视角下行政权力异化问题的理论依据 | 第29-33页 |
2.2.1 寻租理论 | 第29-30页 |
2.2.2 委托—代理理论 | 第30-31页 |
2.2.3 新公共行政理论 | 第31-32页 |
2.2.4 代议制民主理论 | 第32-33页 |
2.3 民主行政对于行政权力异化的防治意义 | 第33-36页 |
2.3.1 公共性的核心价值有利于纠正行政权力异化的价值偏差 | 第34页 |
2.3.2 以民为本的主体定位有利于矫正行政权力异化的角色错位 | 第34页 |
2.3.3 公民参与的实现手段有利于制衡行政权力异化的利益私化 | 第34-35页 |
2.3.4 政务公开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消除行政权力异化的滋生温床 | 第35-36页 |
第3章 民主行政视角下行政权力异化的表现及其成因分析 | 第36-44页 |
3.1 民主行政视角下行政权力异化的主要表现 | 第36-39页 |
3.1.1 行政权力从公共性走向自利性 | 第36-37页 |
3.1.2 行政权力从公开性走向封闭性 | 第37-38页 |
3.1.3 行政权力从多元中心走向单一中心 | 第38-39页 |
3.1.4 行政权力从程序正义走向权大于法 | 第39页 |
3.2 民主行政视角下行政权力异化的成因分析 | 第39-44页 |
3.2.1 行政权力的扩张性与排他性 | 第40-41页 |
3.2.2 行政权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| 第41-42页 |
3.2.3 行政权力主体公共本性与权力伦理的迷失 | 第42-43页 |
3.2.4 行政权力运行中“他律”机制的乏力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民主行政视角下防治行政权力异化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| 第44-51页 |
4.1 民主行政视角下国外防治行政权力异化的基本特色 | 第44-47页 |
4.1.1 廉洁自律的社会风尚约束的芬兰特色 | 第44-45页 |
4.1.2 科学严密的机制体系约束的德国特色 | 第45-46页 |
4.1.3 完善的法律和司法体系约束的美国特色 | 第46-47页 |
4.1.4 着力道德教育约束的英国特色 | 第47页 |
4.2 民主行政视角下国外防治行政权力异化的经验借鉴 | 第47-51页 |
4.2.1 建立规范的权力伦理提高官员道德水平 | 第47-48页 |
4.2.2 建立多主体和多渠道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 | 第48-49页 |
4.2.3 建立阳光法治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 | 第49-51页 |
第5章 民主行政视角下行政权力从异化走向回归的路径选择 | 第51-60页 |
5.1 强化民主行政理念构建行政权力内在自律机制 | 第51-54页 |
5.1.1 强化民主思想防止行政权力专断 | 第51-52页 |
5.1.2 增强规则意识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| 第52-53页 |
5.1.3 培养责任意识强化行政权力责任属性 | 第53页 |
5.1.4 培育公民权利意识促进行政权力回归公共本质 | 第53-54页 |
5.2 构建多元中心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 | 第54-56页 |
5.2.1 以公民权利制约行政权力 | 第54-55页 |
5.2.2 以公共舆论制约行政权力 | 第55页 |
5.2.3 以专业力量制约行政权力 | 第55-56页 |
5.3 完善政务公开机制提高行政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| 第56-57页 |
5.4 完善权力分配系统促进行政权力配置的合理化 | 第57-58页 |
5.5 促进行政程序法治化建设实现行政权力程序正义 | 第58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