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引言 | 第10页 |
1.2 超级电容器 | 第10-12页 |
1.2.1 双电层电容器 | 第10-11页 |
1.2.2 赝电容器 | 第11-12页 |
1.3 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| 第12-15页 |
1.3.1 多孔碳材料 | 第12-15页 |
1.3.2 金属化合物 | 第15页 |
1.3.3 导电聚合物 | 第15页 |
1.4 本论文研究的研究意义和实验方案。 | 第15-18页 |
1.4.1 论文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4.2 论文的实验方案设计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| 第18-24页 |
2.1 实验试剂 | 第18页 |
2.2 实验设备 | 第18-19页 |
2.3 材料分析表征 | 第19-20页 |
2.3.1 扫描电子显微镜 | 第19页 |
2.3.2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 | 第19-20页 |
2.3.3 氮气物理等温吸附/脱附 | 第20页 |
2.3.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| 第20页 |
2.3.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| 第20页 |
2.3.6 热重分析 | 第20页 |
2.4 材料性能评价测试方法 | 第20-24页 |
2.4.1 工作电极的制备 | 第20-21页 |
2.4.2 循环伏安测试 | 第21页 |
2.4.3 恒流充放电测试 | 第21-22页 |
2.4.4 交流阻抗测试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“溶解-交联”法合成中空介孔碳球 | 第24-30页 |
3.1 引言 | 第24-25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25-26页 |
3.2.1 190 nmPSs的合成 | 第25页 |
3.2.2 PS@SiO_2微球和HPS@SiO_2-NHs的合成 | 第25页 |
3.2.3 制备HMCSs | 第25页 |
3.2.4 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25-26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6-2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4章 “限域热解”法合成掺氮多孔膜状碳 | 第30-40页 |
4.1 引言 | 第30-31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31-32页 |
4.2.1 N-THPMC的制备 | 第31-32页 |
4.2.2 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32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5章 “限域热解”法合成中空介孔碳球 | 第40-50页 |
5.1 引言 | 第40-41页 |
5.2 实验部分 | 第41-42页 |
5.2.1 PSs和PS@mSiO_2的制备 | 第41页 |
5.2.2 PS@mSiO_2-Fe@PVP的制备 | 第41-42页 |
5.2.3 HMCSs-P和HMCSs-W的制备 | 第42页 |
5.2.4 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42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6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