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微生物学论文

内蒙古额吉淖尔盐碱湖嗜盐古菌的分离及其bop基因克隆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插图和附表清单第8-9页
缩略语表第9-10页
1 引言第10-20页
    1.1 嗜盐古菌的嗜盐机理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嗜盐菌细胞结构的稳定性需要高盐环境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维持细胞内的离子浓度需要高盐环境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嗜盐菌的酶的产生、稳定与活性的发挥都需要高盐环境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嗜盐菌通过细胞内积累或产生相容性溶质来适应高盐环境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嗜盐菌的分类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系统发育评估第13页
    1.4 细菌视紫红质(BR)的基本结构及功能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BR的质子泵功能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质子转运的过程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BR的光循环应用研究进展第15-16页
    1.5 BR光循环的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X-射线晶体衍射技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低温冷冻电镜技术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核磁共振技术第17页
    1.6 BR的应用前景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生物传感器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人工合成ATP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淡化海水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制作人工视网膜第19页
    1.7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-20页
2 材料与方法第20-30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菌株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主要试剂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验仪器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培养基第20-21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1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菌株的分离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菌株的鉴定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菌株生长条件的分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菌株视紫红质bop基因的扩增及其核心序列的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重组质粒pET-28a-bop的转化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重组质粒的提取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双酶切检测第28-30页
3 结果与分析第30-36页
    3.1 菌株的分离第30页
    3.2 菌株的鉴定第30-31页
    3.3 嗜盐古菌最适生长条件的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嗜盐古菌的最适生长NaCl浓度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嗜盐古菌的最适生长pH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嗜盐古菌的对镁离子的需求量第31-32页
    3.4 bop基因核心序列的PCR扩增第32页
    3.5 嗜盐古菌视紫红质bop基因与T载体pMD-19T的连接第32-33页
    3.6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3-34页
    3.7 嗜盐古菌视紫红质bop基因的核心序列分析第34页
    3.8 嗜盐古菌视紫红质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4-36页
4 结论与讨论第36-39页
    4.1 结论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菌株的筛选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最适生长条件的分析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bop基因核心序列的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7页
    4.2 讨论第37-39页
致谢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3页
附录第43-44页
作者简介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深海多金属结核区微生态及近海菌株多相分类学研究
下一篇:聚电解质微囊化重组亚油酸异构酶的制备及活性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