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前言 | 第9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1-15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15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方法和思路 | 第15-17页 |
1.4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| 第17-19页 |
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9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2.2.1 目标管理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.2 “人本主义”理论 | 第20页 |
2.2.3 绩效考核理论 | 第20-21页 |
3 乡镇领导干部作风评价的原则与内容 | 第21-24页 |
3.1 乡镇领导干部作风评价的原则 | 第21页 |
3.2 乡镇领导干部作风评价内容 | 第21-24页 |
4 平阳县乡镇领导干部作风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4-35页 |
4.1 平阳县乡镇领导干部的基本情况 | 第24页 |
4.2 平阳县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 | 第24-25页 |
4.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数据收集 | 第25-27页 |
4.4 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7-35页 |
4.4.1 思想作风方面存在宗旨观念淡薄的现象 | 第27-28页 |
4.4.2 学风方面存在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举措效果不佳的问题 | 第28-30页 |
4.4.3 领导作风方面存在大局意识不够强的问题 | 第30-31页 |
4.4.4 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敷衍应付的问题 | 第31-32页 |
4.4.5 生活作风方面存在崇尚“酒桌文化”的问题 | 第32-33页 |
4.4.6 平阳县乡镇领导干部作风的总体评价 | 第33-35页 |
5 乡镇领导干部作风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5-38页 |
5.1 制度体系方面的原因 | 第35-36页 |
5.1. 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到位 | 第35页 |
5.1.2 干部人事制度不健全 | 第35-36页 |
5.1.3 监督体制不完善 | 第36页 |
5.2 干部自身修养方面的原因 | 第36-37页 |
5.2.1 干部个人素质不高 | 第36页 |
5.2.2 理论武装不够 | 第36-37页 |
5.3 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 | 第37-38页 |
5.3.1 外部腐朽思想的影响 | 第37页 |
5.3.2 市场经济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6 加强乡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| 第38-42页 |
6.1 加强制度保障体系建设 | 第38-39页 |
6.1.1 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| 第38页 |
6.1.2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评价制度建设 | 第38页 |
6.1.3 创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| 第38-39页 |
6.2 加强领导干部理论武装 | 第39-40页 |
6.3 提升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| 第40页 |
6.4 构建多层次的合力监督体系 | 第40页 |
6.5 完善全方位的监督内容体系 | 第40-42页 |
7 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附录 | 第46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