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权代持结构中债权人权利保护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绪论 | 第9-16页 |
一、关于股权代持内涵的分析 | 第16-20页 |
(一)股权代持现象的成因 | 第16-17页 |
(二)股权代持的类型化分析 | 第17-19页 |
(三)股权代持关系的识别 | 第19-20页 |
二、我国现行法律中有关股权代持的规定 | 第20-27页 |
(一)相关法律规定的简评 | 第21-22页 |
(二)股权代持协议的性质的界定 | 第22-25页 |
(三)法律对股权限制转让的规定 | 第25-27页 |
(四)小结 | 第27页 |
三、股权代持结构对债权人权利的障碍性分析 | 第27-40页 |
(一)股权代持结构中债权人的定义与分类 | 第27-29页 |
(二)公司债权人实现权利的障碍 | 第29-31页 |
(三)股权交易债权人实现权利的障碍 | 第31-37页 |
(四)与股权交易无关的非公司债权人实现权利的障碍 | 第37-40页 |
四、域外法对我国股权代持制度的借鉴 | 第40-44页 |
(一)美国法中的表决权信托制度 | 第40-41页 |
(二)韩国法与日本法对股权代持权益保护的对比 | 第41页 |
(三)德国法对股东资格的认定方式 | 第41-42页 |
(四)对我国股权代持中债权人保护的思路 | 第42-44页 |
五、对完善我国股权代持结构的建议 | 第44-50页 |
(一)明确商事外观主义的适用范围 | 第44-45页 |
(二)对代持股协议进行规范 | 第45-46页 |
(三)对公司章程进行规范 | 第46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注释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致谢词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