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及着色技术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42页 |
| ·表面工程技术 | 第11-18页 |
| ·表面工程的内涵 | 第11-12页 |
| ·表面工程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| 第12-14页 |
| ·表面工程技术的意义 | 第14-16页 |
| ·表面工程技术的分类 | 第16-18页 |
| ·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| 第18-36页 |
| ·阳极氧化概述 | 第18-19页 |
| ·阳极氧化膜的分类 | 第19-20页 |
| ·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 | 第20-36页 |
| ·阳极氧化过程 | 第20-21页 |
| ·阳极氧化膜的生成机理 | 第21-29页 |
| ·阳极氧化膜的生长 | 第29-30页 |
| ·阳极氧化膜的结构模型 | 第30-32页 |
| ·铝及合金阳极氧化方法 | 第32-36页 |
| ·金属着色技术 | 第36-37页 |
| ·金属着色技术概述 | 第36页 |
| ·金属着色技术的分类 | 第36-37页 |
| ·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着色技术 | 第37-40页 |
| ·本课题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| 第40-41页 |
| ·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41-42页 |
| 2 试验材料、设备及方法 | 第42-48页 |
| ·试验材料及设备 | 第42-43页 |
| ·试验材料 | 第42页 |
| ·试验药品 | 第42-43页 |
| ·试验仪器 | 第43页 |
| ·阳极氧化槽液的配制 | 第43-44页 |
| ·自然染色槽液的配制 | 第44页 |
| ·试验步骤和方法 | 第44-47页 |
| ·工艺流程 | 第44页 |
| ·表面预处理 | 第44-45页 |
| ·硬质阳极氧化试验 | 第45-46页 |
| ·染色 | 第46页 |
| ·水合封孔 | 第46-47页 |
| ·分析测试方法 | 第47-48页 |
| 3 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| 第48-59页 |
| ·正交试验 | 第48页 |
| ·正交因素和水平的确定 | 第48-49页 |
| ·试验结果评定 | 第49-52页 |
| ·以膜层硬度为评定指标 | 第49-51页 |
| ·以膜层厚度为评定指标 | 第51-52页 |
| ·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| 第52页 |
| ·最佳铝阳极氧化膜的成分和结构 | 第52-55页 |
| ·阳极氧化膜的性能测试 | 第55-58页 |
| ·氧化膜的外观检查 | 第55页 |
| ·氧化膜的硬度膜厚测试 | 第55-58页 |
| ·结论 | 第58-59页 |
| 4 吸附着色法染色工艺 | 第59-64页 |
| ·正交试验 | 第59-62页 |
| ·着色液的使用寿命和可调性 | 第62页 |
| ·着色膜的外观检查 | 第62-63页 |
| ·着色膜硬度膜厚测试 | 第63页 |
| ·结论 | 第63-64页 |
| 5 一步法阳极氧化及染色的探索 | 第64-67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64页 |
| ·试验过程 | 第64-65页 |
| ·试验结果 | 第65-66页 |
| ·结论 | 第66-67页 |
| 6 结论 | 第67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-73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