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符号对照表 | 第14-18页 |
缩略语对照表 | 第18-2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24-4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24-28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28-38页 |
1.2.1 载波同步 | 第28-34页 |
1.2.2 符号时间同步 | 第34-36页 |
1.2.3 多载波调制技术 | 第36-38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结构安排 | 第38-42页 |
第二章 锁相环路的数字域参数确定方法 | 第42-62页 |
2.1 引言 | 第42-44页 |
2.2 锁相环路的模型 | 第44-46页 |
2.3 常用的参数求解方法 | 第46-47页 |
2.4 较直观的z域环路参数确定算法 | 第47-53页 |
2.4.1 基本原理 | 第47-49页 |
2.4.2 稳定性及滤波特性分析 | 第49-50页 |
2.4.3 稳定相位误差分析 | 第50-52页 |
2.4.4 所提算法的优势 | 第52-53页 |
2.5 所提算法的推广 | 第53-55页 |
2.6 仿真验证与分析 | 第55-61页 |
2.6.1 参数μ对暂态响应的影响 | 第55页 |
2.6.2 参数ω对暂态响应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2.6.3 二阶DPLL的跟踪性能 | 第57-61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三章 基于相位差噪声方差条件最小化的的参数设计准则 | 第62-80页 |
3.1 引言 | 第62-63页 |
3.2 数字同步环路的参数常规设计方法 | 第63-67页 |
3.2.1 模拟同步环路的传递函数 | 第63-67页 |
3.2.2 双线性映射变换设计 | 第67页 |
3.3 相位跟踪的信号处理模型 | 第67-68页 |
3.4 可行的环路参数设计准则 | 第68-76页 |
3.4.1 参数取值范围的确定 | 第69-73页 |
3.4.2 相位差噪声的方差最小化 | 第73-76页 |
3.4.3 所提准则的优势 | 第76页 |
3.5 仿真验证与分析 | 第76-7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四章 符号速率采样条件下新型的NDA载波跟踪算法 | 第80-96页 |
4.1 引言 | 第80-82页 |
4.2 系统模型 | 第82-83页 |
4.3 鲁棒的NDA载波跟踪方案 | 第83-88页 |
4.3.1 频率锁定部分 | 第85页 |
4.3.2 采样速率变换部分 | 第85-86页 |
4.3.3 相位跟踪部分 | 第86-87页 |
4.3.4 改进的符号判决算法 | 第87-88页 |
4.4 参数N和α的选择 | 第88-90页 |
4.5 仿真验证与分析 | 第90-94页 |
4.5.1 基于LDPC编码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 | 第91-92页 |
4.5.2 极低功率谱密度条件下的话音传输系统 | 第92-94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94-96页 |
第五章UFMC系统的DA载波频偏估计算法 | 第96-112页 |
5.1 引言 | 第96-98页 |
5.2 系统模型 | 第98-100页 |
5.3 新型的DA频偏估计算法 | 第100-106页 |
5.3.1 基于LS准则的频偏估计器 | 第102-104页 |
5.3.2 信号的自相关运算 | 第104-106页 |
5.3.3 鲁棒的复合频率同步方案 | 第106页 |
5.4 算法复杂度分析 | 第106-107页 |
5.5 仿真验证与分析 | 第107-111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111-112页 |
第六章 基于前导同步信号的UFMC系统时间同步算法 | 第112-126页 |
6.1 引言 | 第112-114页 |
6.2 系统模型 | 第114-116页 |
6.3 基于前导同步信号的时间偏移估计算法 | 第116-121页 |
6.3.1 改进的前导信号结构 | 第116-117页 |
6.3.2 时间偏移估计 | 第117-121页 |
6.4 算法复杂度分析 | 第121-122页 |
6.5 仿真验证与分析 | 第122-125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125-126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26-130页 |
7.1 研究内容总结 | 第126-127页 |
7.2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| 第127-130页 |
附录 A:式(3-25)的推导过程 | 第130-1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2-148页 |
致谢 | 第148-15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50-1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