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庆邦小说与中原地域文化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一、 刘庆邦小说中民俗风情体现 | 第10-17页 |
(一) 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 | 第10-12页 |
1、 广袤的豫东平原风貌 | 第10-11页 |
2、 诗意脱俗的乡间景致 | 第11-12页 |
(二) 色彩斑斓的民间风俗 | 第12-17页 |
1、 别致的婚嫁礼俗 | 第13-14页 |
2、 独特的丧葬习俗 | 第14-15页 |
3、 瑰丽的民间曲艺 | 第15-17页 |
二、 刘庆邦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地域色彩 | 第17-26页 |
(一) 民俗文化浸染下的本真流露 | 第17-19页 |
1、 古朴民风中的质朴羞涩 | 第17-18页 |
2、 曲艺熏陶下的真挚执着 | 第18-19页 |
(二) 传统文化润泽下的真善美 | 第19-22页 |
1、 儒家文化孕育下的仁义博爱 | 第20-21页 |
2、 道家文化影响下的本色自然 | 第21-22页 |
(三) 苦难历史下的顽强精神 | 第22-26页 |
1、 物质苦难下的自强不息 | 第22-24页 |
2、 成长苦难下的积极向上 | 第24-26页 |
三、 地域文化影响下艺术的双重追求 | 第26-36页 |
(一) 厚重独特的理性书写 | 第26-29页 |
1、 底层生存状态下的冷峻表达 | 第26-27页 |
2、 人文关怀下的叙述立场 | 第27-29页 |
(二) 意蕴深远的细腻笔墨 | 第29-32页 |
1、 细节之美 | 第29-30页 |
2、 留白艺术 | 第30-32页 |
(三) 雅俗兼具的语言特色 | 第32-36页 |
1、 简洁朴实的地方化语言 | 第33-34页 |
2、 意境优美的诗意化语言 | 第34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8页 |
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