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费社会广告的漂移能指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目录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6-12页 |
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| 第6-7页 |
一、研究缘起:广告符号的能指如何发展漂移的? | 第6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6-7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| 第7-11页 |
一、理论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二、我国广告符号学研究发展的进程 | 第8-9页 |
三、关于广告符号研究的角度 | 第9-11页 |
四、研究特点及趋势 | 第11页 |
第三节 研究目标、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| 第11-12页 |
一、研究目标 | 第11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三、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理论概述:从结构到解构 | 第12-18页 |
第一节 能指漂移理论溯源 | 第12-15页 |
一、从结构主义角度看符号学发展历程 | 第12-13页 |
二、拉康对索绪尔的继承和颠覆 | 第13页 |
三、罗兰·巴尔特与符号的意指 | 第13-15页 |
第二节 能指漂移方式:符号重组与消费社会 | 第15-18页 |
一、漂移路径:横组合和纵聚合 | 第15-16页 |
二、漂移加速:消费社会与能指的“狂欢”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现实演绎:能指漂移的广告价值实现 | 第18-27页 |
第一节 消费社会视野下广告符号的逻辑替代 | 第18-20页 |
一、广告是一种符号操作 | 第18-19页 |
二、广告的“他者欲望”召唤受众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能指漂移与广告表现 | 第20-22页 |
第三节 能指漂移和广告语境 | 第22-25页 |
第四节 能指漂移与消费者认同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能指漂移:对广告传播的积极建构 | 第27-38页 |
第一节 品牌定位:意义的嫁接 | 第27-29页 |
第二节 内容制作:能指的结构 | 第29-32页 |
第三节 品牌延伸:漂移的困境 | 第32-35页 |
第四节 广告传播:漂移的方向 | 第35-38页 |
结语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致谢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