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3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1.4.2 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页 |
1.4.3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4.4 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城乡基层群体突发性事件的特点及影响 | 第17-25页 |
2.1 城乡基层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内涵及性质 | 第17-19页 |
2.1.1 城乡基层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内涵 | 第17-18页 |
2.1.2 城乡基层群体突发性事件的性质 | 第18-19页 |
2.2 城乡基层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分类及特点 | 第19-23页 |
2.2.1 城乡基层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分类 | 第19-21页 |
2.2.2 城乡基层群体突发性事件的特点 | 第21-23页 |
2.3 城乡基层群体突发性事件的社会影响 | 第23-25页 |
2.3.1 破坏政府形象,影响政治稳定 | 第23页 |
2.3.2 增加治理成本,制约经济发展 | 第23-24页 |
2.3.3 阻碍社会发展,影响正常秩序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城乡基层群体突发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分析 | 第25-36页 |
3.1 社会转型激化了城乡基层群体突发性事件矛盾 | 第25-28页 |
3.1.1 社会转型期间,城乡基层群体突发性事件频发 | 第25-26页 |
3.1.2 社会转型期间,我国面临的社会困境 | 第26-28页 |
3.2 合理诉求受阻成为了城乡基层群体突发性事件产生的加速器 | 第28-30页 |
3.2.1 政府权力运行的困境 | 第28-29页 |
3.2.2 民众政治表达渠道缺失,合理诉求受阻 | 第29-30页 |
3.3 经济结构失衡成为了城乡基层群体突发性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 | 第30-33页 |
3.3.1 转型期间我国经济矛盾突出 | 第30-31页 |
3.3.2 转型期我国经济面临的困境 | 第31-33页 |
3.4 文化冲突进一步激化了城乡基层群体突发性事件的产生 | 第33-34页 |
3.4.1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层 | 第33-34页 |
3.4.2 社会认同感与政府公信力下降 | 第34页 |
3.5 法律漏洞弱化了城乡基层群体突发性事的规范 | 第34-36页 |
3.5.1 法律本身存在的漏洞 | 第34-35页 |
3.5.2 沟通驱动不畅通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城乡基层群体突发性事件防治对策 | 第36-46页 |
4.1 建立健全法制、民意与社会矛盾的监控与预防机制 | 第36-40页 |
4.1.1 加强法制建设 | 第36-37页 |
4.1.2 完善预警防范机制建设 | 第37-38页 |
4.1.3 着力发展民生事业 | 第38-39页 |
4.1.4 转变政府职能 | 第39-40页 |
4.2 紧急启动科学合理的处置机制 | 第40-43页 |
4.2.1 启动应急预案,做好应急处理 | 第40-41页 |
4.2.2 全力解决现场矛盾 | 第41-42页 |
4.2.3 加强舆论引导,避免事态扩大化 | 第42-43页 |
4.3 不断完善维稳与紧急处理机制 | 第43-46页 |
4.3.1 完善政府——群众的信息公开机制 | 第43-44页 |
4.3.2 要建立健全群众——政府的表达机制 | 第44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附录:个人简历、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