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论文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| 一、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| 三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| 四、本文结构 | 第16页 |
| 五、文章创新之处 | 第16-18页 |
| 第二章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| 第18-26页 |
| 一、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| 第18页 |
| 二、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| 三、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| 第19-24页 |
| (一)、职位竞争理论 | 第20页 |
| (二)、激进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| 第20-21页 |
| (三)、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| 第21页 |
| (四)、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经验性研究 | 第21-23页 |
| (五)、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 | 第23-24页 |
| 四、小结 | 第24-26页 |
| 第三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状 | 第26-39页 |
| 一、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发展阶段 | 第26-28页 |
| 二、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空间分异 | 第28-39页 |
| 第四章 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机理 | 第39-78页 |
| 一、政府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 | 第39-48页 |
| (一)、中央政府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 | 第39-44页 |
| 1、劳动用工制度 | 第39-41页 |
| 2、劳动力就业政策 | 第41页 |
| 3、劳动关系政策 | 第41-43页 |
| 4、社会保障政策 | 第43-44页 |
| (二)、地方政府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 | 第44页 |
| (三)、劳动力市场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| 1、户籍制度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分割 | 第44-46页 |
| 2、市场准入条件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分割 | 第46-47页 |
| (1)、农民工的市场准入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| (2)、人才引进的市场准入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 | 第47页 |
| 3、准入门槛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分割 | 第47-48页 |
| 二、非政府组织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| 三、企业行为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——从灵活用工的角度 | 第49-69页 |
| (一)、国外企业灵活用工战略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研究 | 第49-50页 |
| (二)、中国企业灵活用工战略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研究 | 第50-51页 |
| (三)、以上海、开封为例的企业灵活用工行为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研究 | 第51-69页 |
| 1、研究方法 | 第51-53页 |
| (1)、数据采集 | 第51-52页 |
| (2)、研究内容 | 第52-53页 |
| (3)、分析方法 | 第53页 |
| 2、研究背景 | 第53-58页 |
| (1)、灵活用工的特点 | 第53-54页 |
| (1.1)、用工方式多样 | 第53页 |
| (1.2)、报酬低 | 第53页 |
| (1.3)、社会保险有限 | 第53-54页 |
| (1.4)、就业的门槛低 | 第54页 |
| (1.5)、工会组织程度低 | 第54页 |
| (2) 、灵活用工的形式 | 第54-56页 |
| (2.1)、劳务工 | 第55页 |
| (2.2)、非全日制就业 | 第55-56页 |
| (3)、灵活用工的规模和行业分布 | 第56-58页 |
| 3、实证研究——企业雇佣行为的影响 | 第58-69页 |
| (1)、招聘方式 | 第58-60页 |
| (1.1)、企业内部招聘 | 第58-59页 |
| (1.2)、网络招聘 | 第59-60页 |
| (1.2.1)、媒体网络 | 第59-60页 |
| (1.2.2)、社会网络 | 第60页 |
| (1.2.3)、中介招聘 | 第60页 |
| (2)、招聘人群 | 第60-63页 |
| (2.1)、性别 | 第60-61页 |
| (2.2)、户籍 | 第61-63页 |
| (3)、招聘职位 | 第63-66页 |
| (3.1)、管理人员 | 第63-64页 |
| (3.1.1)、学历 | 第63页 |
| (3.1.2)、工作经验 | 第63-64页 |
| (3.1.3)、专业和技能 | 第64页 |
| (3.1.4)、年龄 | 第64页 |
| (3.2)、专业技术或销售人员 | 第64-65页 |
| (3.3)、二级市场的人员 | 第65-66页 |
| (4)、企业雇佣行为出现的问题——从灵活就业的角度 | 第66-67页 |
| (4.1)、劳动关系趋于复杂化和多元化 | 第66页 |
| (4.2)、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的社会保险有限 | 第66-67页 |
| (4.3)、灵活用工中存在危害劳动关系者权益的行为 | 第67页 |
| (5)、结论 | 第67-69页 |
| (5.1)、小结 | 第67-68页 |
| (5.2)、政策建议 | 第68-69页 |
| (5.2.1)、转变观念,消除对灵活就业的歧视 | 第68页 |
| (5.2.2)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,明确灵活就业的法律地位 | 第68页 |
| (5.2.3)、积极发挥工会的作用 | 第68页 |
| (5.2.4)、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| 第68-69页 |
| (5.2.5)、加强服务,提供支持 | 第69页 |
| 四、劳动个体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 | 第69-76页 |
| (一)、教育程度 | 第70-71页 |
| (二)、职业培训 | 第71页 |
| (三)、工作经验 | 第71-72页 |
| (四)、劳动个体的工作满意度 | 第72-76页 |
| 五、小结 | 第76-78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78-8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0-83页 |
| 附录 | 第83-85页 |
| 后记 | 第85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