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民用建筑论文--居住建筑论文--传统住宅(民居)论文

青海东部地区乡村新型生态社区设计与营建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1-2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时代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区域宏观背景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生态安全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可持续发展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文化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对象和范围划定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研究对象的确定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研究范围划定第14-15页
    1.4 生态社区理论研究综述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国外生态社区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国内生态村、生态社区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青海东部地区聚落及民居相关研究综述第18-20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的内容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的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 1.6 论文的研究结构第22-23页
    1.7 小结第23-25页
2 青海东部地区聚落与传统民居概述第25-41页
    2.1 青海东部地区自然概况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自然地理特征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气候特征第26-27页
    2.2 青海东部地区社会背景与经济概况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青海东部地区社会背景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青海东部地区经济概况第27-28页
    2.3 青海东部地区各民族传统民居与聚落分析第2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青海东部地区各民族传统聚落与民居共性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汉族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回族与撒拉族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土族与藏族第38-39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39-41页
3 青海东部地区传统聚落与民居生态智慧研究第41-59页
    3.1 对地理环境的适应性—符合生态理念的的村落选址与营建智慧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风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日照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地貌第44页
    3.2 符合生产生活方式的聚落营建智慧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利于生产的选址策略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高效的道路系统与高密度的村落布局第45-46页
    3.3 对资源环境的适应性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就地取材的生土庄廓民居建造技术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节能环保的热炕技术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生产生活废料的循环再利用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水资源利用第49-52页
    3.4 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第52-56页
    3.5 生态聚落与民居营建智慧总结第56-57页
    3.6 小结第57-59页
4 青海东部地区乡村建设现状及问题第59-75页
    4.1 青海东部地区乡村建设现状第5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青海东部地区乡村建设相关政策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住户走访调研第60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调研总结第67-70页
    4.2 青海东部地区乡村建设反思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政策反思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物质空间建设反思第71-73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73-75页
5 青海东部地区新型乡村生态社区营建策略第75-91页
    5.1 以节约土地为导向的生态社区选址策略第77-80页
    5.2 以文化传承为导向适应寒冷气候的生态社区公共空间、整体风貌与景观规划第80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整体风貌与景观规划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以文化传承为导向的生态社区公共空间规划第83-84页
    5.3 符合当代生活模式的社区节水规划、污水处理与垃圾收集和处理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节水规划与污水处理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垃圾收集和处理第85-86页
    5.4 能源的高效及创新利用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太阳能利用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水力资源的综合应用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“四位一体”的生态农业模式第87-88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88-91页
6 青海东部地区新型绿色民居营建策略研究第91-113页
    6.1 平面布局、建筑空间形态对绿色民居设计的影响第91-93页
    6.2 传统绿色营建技艺的更新与应用第93-10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被动式太阳房第93-9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灶连炕的更新应用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外墙外保温技术——传统民居的更新与融合第98-100页
    6.3 新型太阳能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第10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第102页
    6.4 青海东部地区绿色民居营建策略与设计探索第102-11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青海东部地区绿色民居营建策略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青海东部地区绿色民居设计探索第105-111页
    6.5 小结第111-113页
7 结论第113-117页
致谢第117-119页
参考文献第119-121页
图表目录第121-127页
附录一 巴麻塘村调研访谈表第127-139页
附录二 化隆县巴麻塘村传统民居土墙传热系数测试相关气象数据表第139-155页
附录三 化隆县巴麻塘村传统民居土墙传热系数检测结果第155-157页
附录四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第157页

论文共1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型零售商业建筑中公共卫生间的设计策略研究--以西安市为例
下一篇:景区停车场生态化景观设计模式探讨--以太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生态停车场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