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1-2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4页 |
1.1.1 大型零售商业建筑的发展 | 第12-13页 |
1.1.2 大型零售商业建筑与其辅助部分 | 第13页 |
1.1.3 大型零售商业建筑中的公共卫生间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4-17页 |
1.2.1 课题研究的目的 | 第14-16页 |
1.2.2 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19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1.3.2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18页 |
1.3.3 公共卫生间的演变历程 | 第18-19页 |
1.4 大型零售商业建筑中公共卫生间的基本特点 | 第19-21页 |
1.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| 第21-25页 |
1.5.1 研究方法 | 第21-23页 |
1.5.2 研究框架 | 第23-25页 |
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5-37页 |
2.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25-30页 |
2.1.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25-26页 |
2.1.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| 第26-30页 |
2.2 大型商业建筑中公共卫生间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| 第30-36页 |
2.2.1 建筑计划学与大型零售商业建筑中公共卫生间研究 | 第31页 |
2.2.2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与大型零售商业建筑中公共卫生间研究 | 第31-33页 |
2.2.3 心理学与大型零售商业建筑中公共卫生间研究 | 第33-34页 |
2.2.4 人机工程学与大型零售商业建筑中公共卫生间研究 | 第34-35页 |
2.2.5 其他相关学科与大型零售商业建筑中公共卫生间研究 | 第35-36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3 大型零售商业建筑中公共卫生间现状调研与分析 | 第37-75页 |
3.1 调研简述 | 第37-39页 |
3.1.1 调研目的 | 第37页 |
3.1.2 调研点 | 第37-38页 |
3.1.3 调研方法 | 第38-39页 |
3.2 案例调研与分析 | 第39-49页 |
3.2.1 李家村万达店 | 第39-41页 |
3.2.2 凯德广场 | 第41-42页 |
3.2.3 西市城购物中心 | 第42-47页 |
3.2.4 中环银泰 | 第47-48页 |
3.2.5 其他城市案例 | 第48-49页 |
3.3 现状及使用状况调研与分析 | 第49-67页 |
3.3.1 卫生间标识牌的现状与使用情况分析 | 第49-55页 |
3.3.2 卫生间过渡环境现状与使用状况分析 | 第55-57页 |
3.3.3 卫生间平面设计的现状与使用状况分析 | 第57-63页 |
3.3.4 卫生间内部卫生设施的现状与使用状况分析 | 第63-65页 |
3.3.5 无障碍卫生间的现状与使用状况分析 | 第65-67页 |
3.4 调研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| 第67-7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72-75页 |
4 大型零售商业建筑中公共卫生间设计标准调研与分析 | 第75-89页 |
4.1 研究概况 | 第75-78页 |
4.1.1 内容简述 | 第76页 |
4.1.2 调研目的 | 第76-77页 |
4.1.3 调研点 | 第77-78页 |
4.1.4 调研方法 | 第78页 |
4.2 男女厕卫设施数量现状调研与分析 | 第78-80页 |
4.3 两性使用人数现状调研与分析 | 第80-8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86-89页 |
5 大型零售商业建筑中公共卫生间空间设计发展研究 | 第89-103页 |
5.1 调研概况 | 第89-91页 |
5.1.1 调研简述 | 第89页 |
5.1.2 调研目的 | 第89-90页 |
5.1.3 调研点 | 第90-91页 |
5.1.4 调研方法 | 第91页 |
5.2 台湾地区大型零售商业建筑中公共卫生间的空间设计 | 第91-101页 |
5.2.1 公共卫生间的发展 | 第91-92页 |
5.2.2 公共卫生间的基本设置 | 第92-93页 |
5.2.3 空间设计的案例分析 | 第93-99页 |
5.2.4 依客户群分类设计的公共卫生间设计 | 第99页 |
5.2.5 结合其他行业的公共卫生间设计 | 第99-100页 |
5.2.6 主题公共卫生间使用效果 | 第100-101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101-103页 |
6 大型零售商业建筑中公共卫生间设计策略与研究 | 第103-127页 |
6.1 定位设计策略研究 | 第103-106页 |
6.1.1 公共卫生间建设发展与商业建筑发展的关系 | 第103页 |
6.1.2 公共卫生间在商业建筑中的定位 | 第103-104页 |
6.1.3 可达性设计研究 | 第104-105页 |
6.1.4 过渡空间形式设计研究 | 第105-106页 |
6.2 定量设计策略研究 | 第106-109页 |
6.2.1 两性使用人数比例参考基准值的设定 | 第106-107页 |
6.2.2 两性使用设施数量比例及面积参考基准值的设定 | 第107-109页 |
6.3 定性设计策略研究 | 第109-118页 |
6.3.1 平面功能布局设计研究 | 第109-111页 |
6.3.2 空间尺寸设计研究 | 第111-115页 |
6.3.3 私密性设计研究 | 第115-117页 |
6.3.4 排队规范性设计研究 | 第117-118页 |
6.4 提升品质设计策略研究 | 第118-123页 |
6.4.1 过渡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| 第118-119页 |
6.4.2 无障碍卫生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| 第119-121页 |
6.4.3 细节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| 第121-122页 |
6.4.4 文化性设计研究 | 第122-123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123-127页 |
7 总结 | 第127-131页 |
7.1 论文总结 | 第127-129页 |
7.2 不足之处与今后研究方向 | 第129-131页 |
致谢 | 第131-1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3-135页 |
图表目录 | 第135-139页 |
附件调查问卷 | 第139-1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