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园艺论文--观赏园艺(花卉和观赏树木)论文--多年生花卉类论文--宿根花卉类论文

脯氨酸代谢在甘菊和切花菊抵御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机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縮略词列表第9-13页
1. 绪论第13-27页
    1.1. 高等植物脯氨酸代谢过程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. 脯氨酸的合成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. 脯氨酸的降解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. 脯氨酸代谢的区隔化及脯氨酸运输第16-17页
    1.2. 脯氨酸代谢的生理功能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. 脯氨酸代谢与植物的抗逆性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. 作为分子伴侣发挥保护功能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. 抗氧化作用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. 维持细胞内稳态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. 胁迫缓解后植物恢复正常生长的能量源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. 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第19-20页
    1.3. 脯氨酸代谢的调控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. 代谢物的作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. ABA水平对脯氨酸代谢的影响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. 信号转导水平的调控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. 转录水平及表观遗传的调控第22页
    1.4. 基于脯氨酸代谢机制进行栽培植物抗逆性改良的研究进展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. 菊花抗逆性分子育种研究概况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. 菊花游离脯氨酸积累的研究进展第24-25页
    1.5.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-26页
    1.6.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6-27页
2. 非生物胁迫对甘菊和不同切花菊品种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第27-37页
    2.1. 材料与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. 试验材料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. 试验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2.2. 结果与分析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. 不同胁迫下甘菊中部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. 甘菊不同器官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. 盐胁迫下不同切花菊品种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. 盐胁迫下不同切花菊品种不同器官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第31-33页
    2.3. 讨论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. 甘菊脯氨酸代谢对不同胁迫条件的响应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. 切花菊脯氨酸积累水平及其抗逆性的关系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. 甘菊及切花菊脯氨酸积累的器官差异性第35-36页
    2.4.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3. 甘菊和切花菊脯氨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分离与表达分析第37-63页
    3.1. 材料与方法第37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. 试验材料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. 试验方法第37-46页
    3.2. 结果与分析第4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. 甘菊脯氨酸代谢相关基因cDNA全长序列的特征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. 甘菊脯氨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序列特点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. 甘菊脯氨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. 甘菊脯氨酸代谢相关基因启动子的特点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. 不同切花菊品种脯氨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序列特征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. 不同切花菊品种脯氨酸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第56-57页
    3.3. 讨论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. ClP5CS、ClPDH和ClProT基因序列的特点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. 胁迫条件下ClP5CS、ClPDH和ClProT的表达模式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. ClPDH和ClProT基因启动子序列的特点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. 甘菊和切花菊脯氨酸代谢与其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的关系第60-61页
    3.4. 本章小结第61-63页
4. 关键基因ClP5CS和ClProT2的功能研究第63-89页
    4.1. 材料与方法第63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. 试验材料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. 试验方法第64-71页
    4.2. 结果与分析第71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.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. 转基因拟南芥T_1代阳性株系的筛选和分子鉴定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. 转基因拟南芥T_1代株系生长特性观察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. 35S::ClP5CS转基因拟南芥T_2代阳性株系生长特性和抗逆性分析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. 35S::ClProT2转基因拟南芥T_2代阳性株系生长特性和抗逆性分析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. ClProT2启动子功能研究第83-85页
    4.3. 讨论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. 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甘菊脯氨酸代谢相关基因对其抗逆性的影响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. 在拟南芥中异源表达甘菊脯氨酸代谢相关基因对其花期的影响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. 甘菊脯氨酸转运体基因ClProT2启动子的功能第86-87页
    4.4. 本章小结第87-89页
5. 全文总结第89-91页
    5.1. 主要结果及结论第89-90页
    5.2. 后续研究展望第90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101页
附件第101-115页
个人简介第115-117页
导师简介第117-119页
获得成果目录第119-121页
致谢第121页

论文共12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认知行为改变策略对情绪调节困难儿童社会技能成效研究
下一篇:超级奥氏体不锈钢654SMO组织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