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保护管理论文--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

牧民环保行动的文化逻辑:阿万仓牧民环保组织的文化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绪论第11-22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二、相关研究综述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社会组织研究范式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藏族生态文化及其实践的相关研究第15-18页
    三、研究视角与研究设计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视角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方法与章节内容安排第20-22页
第一章 牧民环保组织的生成语境第22-35页
    第一节 阿万仓的自然环境与生态文化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走进玛曲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阿万仓的聚落布局第24-27页
    第二节 牧民生产与生活方式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牧民生计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生活方式及其变迁第28-30页
    第三节 阿万仓牧民环保组织的生成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组织结构与活动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组织规则与管理第32-34页
    小结 何以组织第34-35页
第二章 集体行动:环保即修行第35-49页
    第一节 藏族生态观与环保理念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神圣化了的山川湖泊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信仰的推动力第37-38页
    第二节 藏族乡土社会的变迁与外部的推力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牧民眼中的“垃圾”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牧民的困扰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全域无垃圾第43-44页
    第三节 牧民环保组织的集体行动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清理草原垃圾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控制垃圾的产生第46-48页
    小结 何以行动第48-49页
第三章 “好人组织”第49-65页
    第一节 归属感的形成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民俗和文化的传承者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违规者的惩罚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手机事件:组织名誉与身份认同第53-54页
    第二节 宗教引领和社区领袖的力量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组长的个人叙事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断恶修善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浪子回头——被教化的个案第58-59页
    第三节 垃圾车风波引起的思考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从争议中看组织管理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组织经费的使用与盈利与否第62-63页
    小结 何以规训第63-65页
第四章 生态想象视角下的家园保护第65-72页
    第一节 高原净土的传承与存续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自然教育:花儿的孩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身体实践:带孩子清理垃圾第67-69页
    第二节 像雪豹一样思考第69-71页
    小结第71-72页
结语第72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9页
附录第79-85页
后记第85-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水稻铅耐受性及转运的影响
下一篇:镉、铅胁迫对小麦形态发育和生理代谢的影响及富集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