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19页 |
一、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四、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7-18页 |
五、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第一章 政协全媒体平台建设的基础理论 | 第19-33页 |
第一节 政协协商式监督的概念及性质 | 第19-22页 |
一、政协协商式监督的概念 | 第19-20页 |
二、政协协商式监督的性质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全媒体平台的概念 | 第22-24页 |
一、全媒体的概念 | 第22-23页 |
二、全媒体平台的概念及运用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政协与媒体合作开展协商监督的发展历程 | 第24-26页 |
一、与传统媒体合作开展协商监督阶段 | 第24-25页 |
二、加入新兴媒体后开展协商监督阶段 | 第25页 |
三、以新旧媒体融合全媒体形式发展协商监督阶段 | 第25-26页 |
第四节 政协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| 第26-32页 |
一、政协传统协商监督方式的局限性 | 第26-28页 |
二、政协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 | 第28-3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二章 H市政协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开展协商式监督的现状 | 第33-39页 |
第一节 H市政协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的现状 | 第33-35页 |
一、H市政协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的运行情况 | 第33-34页 |
二、H市政协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的特点 | 第34-35页 |
第二节 H市政协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存在的局限 | 第35-36页 |
一、对拓展政协协商式监督的渠道和功能性优势需要增强 | 第35-36页 |
二、对政协组织发挥独特优势的推动作用不够 | 第36页 |
第三节 H市政协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存在局限的原因分析 | 第36-37页 |
一、政协全媒体平台建设运用尚属创新,缺少成熟经验 | 第36-37页 |
二、功能性开发不完善,缺乏完备的运行机制体制 | 第3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基于全媒体下改进H市政协协商监督平台的设计 | 第39-50页 |
第一节 结合政协协商式监督的特点对全媒体平台进行框架设计 | 第39-41页 |
一、明确政协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定位 | 第39-40页 |
二、健全政协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功能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设计目的及原则 | 第41-42页 |
一、设计的目的 | 第41页 |
二、设计原则 | 第41-42页 |
第三节 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内容模块的设计 | 第42-49页 |
一、模块的分类和功能 | 第42-43页 |
二、模块的使用流程 | 第43-45页 |
三、模块的技术支撑 | 第45-4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完善H市政协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的保障措施 | 第50-57页 |
第一节 明确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的组织保障 | 第50-53页 |
一、H市政协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组织架构 | 第50-51页 |
二、政协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的工作责任分工 | 第51-53页 |
第二节 建立政协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的制度保障 | 第53-56页 |
一、建立政协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的运转机制 | 第53-54页 |
二、建立政协全媒体协商监督平台的工作考核管理机制 | 第54-5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