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7-9页 |
摘要 | 第9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页 |
1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 | 第11-14页 |
1.1.1 国外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1.2 国内研究 | 第12-14页 |
1.2 本文的选题缘起与思路 | 第14-16页 |
1.2.1 选题缘起 | 第14-16页 |
1.2.2 本文的思路 | 第16页 |
1.3 概念梳理 | 第16-20页 |
1.3.1 作为政治概念的民族主义 | 第16-18页 |
1.3.2 政治批判影片概述 | 第18-20页 |
2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中的历史与政治 | 第20-35页 |
2.1 “希腊近代史”三部曲(1970年—1980年) | 第20-27页 |
2.2 “沉默三部曲”(1984年—1988年) | 第27-32页 |
2.3 “边境三部曲”(1991年—1998年) | 第32-34页 |
2.4 “希腊三部曲”(2004年—2008年) | 第34-35页 |
3 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与民族主义 | 第35-48页 |
3.1 安哲对希腊民族主义的批判 | 第35-38页 |
3.1.1 何为“希腊民族”? | 第35-36页 |
3.1.2 批判右翼民族主义 | 第36-37页 |
3.1.3 反思左翼民族主义 | 第37-38页 |
3.2 安哲电影中的希腊民族 | 第38-43页 |
3.2.1 文化的边界 | 第39-42页 |
3.2.2 历史的边界 | 第42-43页 |
3.3 超越希腊——追寻巴尔干历史 | 第43-48页 |
3.3.1 希腊电影与巴尔干电影 | 第43-44页 |
3.3.2 安哲罗普洛斯电影中的巴尔干 | 第44-48页 |
4 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
附录: 西奥·安哲罗普洛斯作品年表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