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监管法律问题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一、案例分析及问题提出 | 第12-15页 |
(一)“永生小额贷款公司”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简介 | 第12页 |
(二)反思及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5页 |
1.融资渠道少 | 第13页 |
2.监管乏力 | 第13-15页 |
二、小额贷款公司的定性及融资现状 | 第15-22页 |
(一)小额贷款公司的定性 | 第15-18页 |
1.学术界的分歧 | 第15-17页 |
2.小额公司当属于准金融机构 | 第17-18页 |
(二)融资现状 | 第18-22页 |
1.融资的条件 | 第18-19页 |
2.各地对融资比例的突破 | 第19-21页 |
3.各地对融资方式的突破 | 第21-22页 |
三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监管现状 | 第22-28页 |
(一)融资监管依据 | 第22-24页 |
(二)融资监管主体 | 第24-25页 |
(三)融资监管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8页 |
1.监管缺乏持续性 | 第25-26页 |
2.监管依据问题重重 | 第26页 |
3.监管主体存在欠缺 | 第26-28页 |
四、国外同类机构融资监管现状 | 第28-31页 |
(一)非吸收存款类放贷机构简介 | 第28-29页 |
(二)美国NDTL融资监管现状 | 第29-31页 |
1.宽松的监管环境 | 第29-30页 |
2.专业化的监管主体 | 第30页 |
3.成熟的自律组织 | 第30-31页 |
五、完善小额公司融资监管体系的建议 | 第31-36页 |
(一)以非审慎监管为原则 | 第31页 |
(二)健全融资监管法律规范体系 | 第31-33页 |
1.应当出台专门的融资监管法规 | 第32页 |
2.依法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性质 | 第32-33页 |
3.适合与适度相结合 | 第33页 |
(三)明确专业的监管主体 | 第33-34页 |
(四)完善自律组织的监管职能 | 第34页 |
(五)以放代管——拓展融资空间 | 第34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致谢 | 第39页 |